证券时报记者 向南
针对含山生物质能发电项目核准文件失效一事,皖能电力(000543)证券部工作人员表示,该项目将不可能重新申请,具体损失还需要核定。不过同时获批的舒城生物质能发电项目并未失效。对比之下可以发现,皖能电力在生物发电方面,并没有太过重视。
皖能电力近日公告,因为含山生物质能发电项目核准文件已经超过有效期一年,项目主体工程至今未开工,根据《安徽省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暂行办法》相关规定,该项目核准文件已自行失效。
不过,与含山项目同期获批的舒城2×1.5万千瓦秸秆发电项目,却并没有失效。皖能电力证券部工作人员表示,这是因为舒城项目主体建设已在进行中。2009年舒城项目基础建设、机械设备即已完成招标,主体工程建设早就开始。
2007年11月,皖能电力决定上马含山和舒城项目,两个项目规模都是2×1.5万千瓦,预计投资额都是2.7亿元,不过4年后,皖能电力在其中的权益占比已发生变化。皖能电力2010年年报显示,公司持有含山皖能生物质能发电有限公司100%股权,持有舒城皖能生物质能发电有限公司22.5%股权,舒城项目的主导权已不在皖能电力。
2009年,皖能电力在决定投资秸秆发电领域一年多后,舒城项目和含山项目引入了黑龙江新北电力投资有限公司作为股东,且新北公司所占股权达到77.5%。但不知何故,含山项目的股权结构最终并没有变化,而在舒城项目中,皖能电力权益占比下降到22.5%。
皖能电力曾计划实施“三个战略转移”,其中发电结构由单一火电,向火电、核电、新能源等多种形式转移。公司在2007年年报中表示,积极推进秸秆发电、风电等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目前看来,除在舒城项目中还有22.5%的少数权益外,公司已基本退出秸秆发电领域。
皖能电力曾委托中介机构对发电项目所需秸秆进行调查,发现舒城项目周边30公里内可供利用的秸杆资源为119万吨,50公里内为209万吨,含山项目周边30公里内可供利用的秸杆资源为127万吨,50公里内为224万吨。而两项目年各需秸秆20万吨,燃料资源保障充裕。但秸秆发电受天气、仓储、收购价格影响较大,企业可控制因素较少,目前国内还没有成熟的可持续的运营经验。
国元证券分析师程建国表示,皖能电力进入生物发电领域,只是为了丰富电力结构,并没有在这方面大力发展的打算,而且目前生物质能发电的盈利情况也不容乐观。至于损失,他认为主体工程投资还没有开始,损失可能不大。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