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4月11日电 (记者白剑峰)卫生部医政司副司长赵明钢今天在卫生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指出,我国将对抗生素进行分级分类管理,把抗生素分成限制类、非限制类和特殊管理类三大类。卫生部将以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问题为突破口,进行专项治理整顿,研究临床应用管理长效机制。
赵明钢指出,抗菌药不合理应用的主要原因包括六大方面:
目前基层医务人员对抗菌药物的了解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有的医务人员为了避免医患纠纷,按患者及其家属的要求使用抗菌药物;部分药品生产企业营销行为不规范,加之极个别的医务人员存在医德医风问题,导致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公众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意识还比较薄弱;公立医院的补偿机制不完善,“以药补医”现象依然存在;多种因素导致患者在诊疗前对抗菌药物敏感性降低,医务人员为了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不得不提高抗菌药物使用量和应用强度。
近年来,卫生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进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例如,先后下发了《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处方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对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和临床合理用药做出了明确规定。组建“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和“全国合理用药监测系统”,加强药物临床应用的监测和评估。对全国2万余名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进行了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和微生物检测技术培训。
今年,卫生部将采取以下措施治理抗菌药物滥用现象:
制定《医疗机构抗菌药物管理办法》,明确医疗机构的主要负责人是医疗机构合理用药的第一责任人,明确医疗机构的药事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对保障本机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并明确对抗生素进行分级分类管理,把抗生素分成限制类、非限制类和特殊管理类这三大类。在今年开展的专项治理整顿活动中,卫生部要求各个医疗机构结合患者就诊情况和医疗需求,对于门诊、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和重要患者抗生素的使用率要有一个明确的指标要求。
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技术规范,修订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制定《国家抗微生物指南》、《中国国家处方集(儿童药卷)》、临床路径,加大对上述管理性文件和技术性文件的宣传和贯彻力度,加大文件的执行和检查力度。
进一步加强合理用药监测。加强合理用药监测系统、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和细菌耐药监测网的建设和监测力度,进一步完善监测技术方案,扩大监测范围,细化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细菌耐药数据的统计分析,更好地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继续开展全国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相关培训。卫生部将继续对全国基层医疗机构的管理人员、医务人员和药学人员进行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和微生物检验技术相关培训,提高医疗机构的抗菌药物使用水平。
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卫生部将加大对医院的随机抽查和定期检查,检查结果向社会公示。如果发生违法违规现象,卫生部绝不姑息,一经发现,一查到底,严肃处理。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中国每年有250万人因药物不良反应入院,20万人死于药品不良反应,40%死于抗菌药物滥用。”
对此,赵明钢指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009年和2010年分别接到的药品不良反应的数字是65万和69万,而两年报告的死亡病例加起来是1100例。
他表示,这种不负责任的说法,既误导了公众,也给医疗行业的形象带来损害。
据新华社北京4月11日电 (记者周婷玉)卫生部医政司副司长赵明钢11日表示,目前我国没有发现新的携NDM—1耐药基因的“超级细菌”病例,更没有在社区发现这类病例。
最近有媒体报道,印度在居民区里发现了携NDM—1耐药基因的“超级细菌”。2010年10月,中国疾控中心通报,国内发现3名“超级细菌”病例。
赵明钢说,我国发现“超级细菌”后高度关注,进行监测,对发现的病例会及时通报。
据介绍,近年来,卫生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进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以减少耐药的发生。为保证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今年卫生部还对医院提出了一些具体指标,如三级医院门诊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率控制在20%以内等。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