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财经讯 200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德蒙•费尔普斯近日在北京接受了腾讯财经的独家对话。费尔普斯表示,研发费用投入的多少并不是衡量创新能力的最根本指标,例如德国在研发上面投入确实很多,但是它并不是一个有活力和创新力的经济体,而是依靠高工程质量和大量出口来满足经济增长,并通过减少工资收入来提高就业率。而相对的在上世纪70年代,美国的创新案例往往来来源于最底层的劳动者,他们通过自身的经历去改变他们的工作方式。费尔普斯认为要让广泛的群体拥有这种创新的思维,才是衡量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
以下为部分对话实录:
提问:想问一下咱们研究院有一个创新力指数,这个指数跟世界上其他研究机构推出的指数最大的不同,或者最突出的特色是什么?
埃德蒙•费尔普斯:如何衡量创新,很多人通常有很多方法,比如说通过在研发方面的费用来衡量创新这是其中一个方法,我认为这仅仅是一个开始,而且仅仅是问题的表面,比如说德国在研发上面投入确实很多,但是它并不是一个有活力,有很多创新力的经济,也许依靠高工程量,高质量出口满足经济增长,减少工资收入来提高就业率,这些问题解决了一些办法,但是并不是一种创新的途径,对于经济来说活力也不够。我相信在我眼中这种创新的原动力来源于一种非常广泛的对新事物的采用。同时也有不同的层面,有些人认为复制一些别的国家的想法一些产品或者思想,这是创新的途径。但是我认为必须得把当人们努力去寻找,在更广阔的空间寻找新的机会的时候,这才是真正创新的开始。比如有些人认为仅仅科学家或者专业人士是创新的源泉,其实创新来源很广,我们普通的大众能够投身到创新中,比如说一个外科医生用新的方法去解决病人治疗过程中的问题,这就是创新的途径。比如说一些新的企业家尝试用新的方法开拓市场,这也是创新的例子之一。比如说在1970年,美国创新的动力来源于哪里呢?来源于最底层的劳动者通过自身的经历去改变他们的工作方式,这样带来的创新,因此我认为这是有广泛的群体有这种创新的思维,这是衡量创新的指标之一。
另外,有人认为对事物改变的适应程度也是衡量创新的指标之一。比如从人口、文化方面,人们的喜好、品位方面的变化,如果企业根据这些变化对自己的产品做出调整这也是创新。只有当我们创新有更广泛的大众带来的创新,这个时候社会才会带来更深层次的变革。创新很难用现有的指数,往往是从其中某一个纬度去衡量创新的程度。因此我们研究仅仅是希望能够综合各家的长处,能够从多维度真正探索什么叫做创新?比如在瑞典可以看到排名前20的公司跟七八十年前20强的排名一样的,没有新的公司进入前20强的名单,从侧面反映了所有的创新都是失败了,因为没有新的事物,新的理念产生。因此这就是我的观点,创新从更广泛的纬度,从最基层衡量,而不是从特定专业的能力。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