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财经>财经动态>  正文

金价上涨驱动金矿盗采 华夏金城隐现黑金利益链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1年3月26日   来源:中国经营报

  

黄金价格暴涨,白银价格狂飙。

不少普通投资者在近两年黄金白银的投资上获利颇丰。而倒卖金矿石的“金老板”们演绎的才是一夜暴富神话。

3月20日,素有华夏金城之一的陕西潼关县,发生一起金矿矿难瞒报事件。在终端金银价飞涨的利益诱惑下,一条黑色利益链条掩藏了矿难的悲剧。盗采、倒卖金矿石的现象正愈演愈烈。

金矿石盗采之患

站在陕西潼关县安乐乡蒿岔峪村附近一金矿坑口不远处,一位当地的指路大爷,操着一口关中方言说:“就是那儿,前几天在井底死了人。”

据当地媒体报道,2011年3月15日中午,渭南市安监局执法支队接到潼关一群众举报:称3月11日下午3时左右,潼关县安乐乡蒿岔峪村附近一金矿发生井下事故,致9人死亡(8人为山阳县人)。当晚,矿老板指使人将尸体分装于麻袋内转移到山阳县。

这起矿难事故的背景是不断上涨的金价以及当地日益活跃的金矿非法开采。

“近几年,黄金价格从不到150余元/克一路狂涨至今年3月份的300余元/克。而白银价格从去年8月到现在,已经从每克4元多飙升到7元多,几乎也翻倍了。”陕西省潼关县一位熟悉黄金市场的陈先生说起黄金、白银的大幅上涨,用手在空划了一个夸张的上升弧线。

潼关县小秦岭地区是我国主要的黄金矿区之一。上世纪90年代中期,潼关依托黄金资源,大力发展黄金工业,连续多年年产黄金稳居15万两,是全国第三产金大县,财政收入一直位于渭南全市前列。

然而,辉煌的历史并不能掩盖无奈的现实。“由于秦岭矿区中浅部资源枯竭、深部探矿仍没有重大突破,探采资金投入大、矿石品位不高,回报率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当地国有黄金企业衰落。”该县矿产资源局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说。一旦浅层金矿资源和含金量高的“富矿”枯竭之后。一些矿就停产了。

而对于一些私营的“金老板”来说,在金价飞涨的背景下,这些停产的“贫矿”却成了他们发财的地方。“这些金矿老板,有的是租赁矿口,有的是承包经营,有的是盗采矿石,有的是倒卖矿石。他们黑白两道都混,当年最牛的老板身家三四千万元。”一位知情人士讲道。

灰色利益的链条

对于3月20日的矿难“善后”,当地有媒体报道称:“老板每个人花38万元与死者家属私了。”该县给媒体的通稿称,“在该县蒿岔峪一停产金矿内因偷捡矿石引发9人窒息死亡事件已查明,两名嫌疑人已被当地公安机关控制。对于死者的相关善后工作正在进行。”最近几年潼关金矿矿工身亡的事件频频发生。来自该县矿产资源局的一份材料显示,2004年以来,该县黄金矿山企业共发生生产事故37起,死亡51人。

最近几年,黄金和白银价格不断地狂飙。当然诱发了潼关县周边的一群“金老板”发财梦。

有当地情人士指出,金矿生产的粗金纯度较高,销售时只比标金价格略微低几元钱。由于采金的成本不会随着金价的上涨而有大的变化,因此金矿在金价上涨中赚取的利润非常丰厚。而盗采来的矿石根据其含金量,每吨能卖到从几十元到数千元不等。比如,金矿石品相为1克(即一吨金矿石含1克黄金)的每吨可以卖到二三百元左右,3到5克含量的每吨卖到一千多元。

这些矿石中不但含有金还含有银以及其他可利用的金属,所以品相为一克的金矿石每吨卖300元并不贵,其他金属就都是利润了。

前述知情人士介绍说,“一吨金矿石的开采成本为30元左右,从金矿石选矿粉到炼成粗金,还需要花费30元左右的成本,如果金矿石品相为1克,那么1克粗金的成本只有60元左右,即使金矿石的品相为0.5克,一克粗金的生产成本也不会超过150元。”也就是说,金矿炼1克粗金的毛利润在150元到200元之间。这位人士粗略给《中国经营报(微博)》记者算了笔账:如果能弄几十车矿石,按一车20吨算,一车矿石价值约6000元左右,几十车就是几十万元。而有时候几十车几天就能弄到手,弄得好的时候,一两个月即可赚上百万元。

知情人士表示:“老板们一般从外地请包工头带民工进矿区,包工头负责挖矿,老板负责打通各种关系。每一个关系都需要用钱疏通,最终大部分利润属于老板,干活的民工一个月大约领两三千元工资。”

“假若挖矿民工出了事,老板基本上都会动用手段私了。而私了赔付的价款往往高出公了一大截。”知情人士称:“一般情况下,出了事故,承包的矿主不会上报有关部门,能自己解决的他们自己就解决了。地方主管部门常常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没有被公开,大家都相安无事。”

资源整合之困

除了非法盗采以外,一些矿被转包给“金老板”经营,有些矿山国有企业和“金老板”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致使当地政府管理亦很乏力。潼关县曾多次进行相关资源整合,并严令禁止私自转包采矿。但在巨大利益诱惑之下,转包、盗采等现象屡禁不止。

公开资料显示,全县黄金坑口139个,全县黄金产量为7744.70公斤,产值近15亿元。

但面对诸多的安全隐患以及浅表资源枯竭现状,潼关县不得不进行资源重新整合。今年2月1日中金黄金的公告也印证了潼关的黄金资源整合行动。公告显示,该公司将以借款方式向潼关中金黄金矿业注入3亿元前期资源整合资金,参与潼关金矿资源整合。

而前述盗采事件也正是发生在此次资源整合期间的停产期内。

“现在县上正在进行新一轮的资源整合,准备在矿区东西两个区域分别以中金矿业公司和三秦矿业公司为主体,对两个区域内的企业探矿权和采矿权进行整合。”3月23日,一位参加了潼关县整合资源相关会议的人士告诉记者:“此次要求比较严格,对于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以及资源枯竭的矿山将一律予以关闭。”

该县矿管局人士表示,资源问题一直是制约潼关黄金工业发展的命脉,现已探明的储量多为浅表层资源,经过二十多年的生产开发,浅表层资源已近枯竭。而800米以下中深部探矿工程虽然在有些局部地区有所突破,但不能对成矿构造进行整体揭示,因此可以说当地黄金企业都面临“无米下锅”或“等米下锅”的现象。

整合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改善原来粗放式的挖资源卖的状况。从而精细化操作,并延长黄金产业链条。

潼关县黄金工业园李姓负责人向记者表示,从2008年设想建立一个能够延长黄金产业链条的工业园区,到2009年正式启动,目前已经有十多家入园企业,包括黄金冶炼、黄金饰品深加工、尾矿综合再利用等企业。

但当地人士担心的是,该县此次矿山资源整合,能否彻底阻断那个时隐时现的“盗金”利益链条,才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