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财经>财经动态>  正文

原材料涨价 地炼定价两难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1年3月24日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每天都会开上500多公里的上海出租车驾驶员梁师傅,或许是对油价最有感受的消费者之一了。他的轿车主要是用93号汽油,目前每升售价7.39元。“正常情况下,我一天工作下来,收入为1000元上下,支付油钱350元左右,向出租车公司上缴360元,剩下来每天不到300元。”

由于原油价格快速攀升,仅以上海93号汽油为例,如今的价格相比2009年3月26日的每升5.19元已涨了42%。

来自辽宁当地一家大型国有炼厂的内部管理层游先生表示,据他了解,中国石油大连石化上个月因为原油价格高企,就产生了不小的亏损。游先生所在的公司目前还处于检修停产状态, “但是我们下个月就要开工了,情况不容乐观,可能也会小亏。”

尽管今年2月20日国家对成品油分别进行了每吨350元的上调,汽油、柴油的调价幅度在4.53%和5%左右,但在游先生看来,国家成品油定价机制落后于市场波动,则会给炼油企业带来一定的麻烦。

除了国有炼厂,地方炼厂(下称“地炼”)也对原油高价问题深有体会。山东昌邑市一家地炼内部人士就向记者表示,公司的开工率约在40%,附近的地炼有的停产、有的则在检修。“我们现在每月采购30万吨原料,三分之二为燃料油,三分之一为原油。燃料油现在售价是6400~6500元/吨,相比年初涨了500元左右。原油油价核算下来虽然比燃料油便宜,但毕竟国内给予地炼的资源是有限的,我们一部分可以向国有原油生产商采购,一部分也要自己想办法解决。”

地炼的问题在于,上游原材料如燃料油、原油油价在不断攀升,但由于其加工的汽柴油品质要逊于中石油、中石化等核心大炼厂的产品,所以地炼的汽柴油售价并不能定得过高。上下游价格无法理顺,部分地炼便会受连累。

上述游先生就说到,其实从账面上看,去年我国炼厂大部分还是盈利的,虽然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成品油定价机制所致,另外也与原油油价的大幅波动有关。

“比如说,我们1月份采购回来的原油价格是60美元/桶。当我们加工完毕后过了几个月看,国际原油油价涨到了80美元/桶。那么,我们加工后的产品也自然上升到了与80美元/桶差不多的位置,总体盈利情况还可以。”

但他仍担心,“假设3月份我们以100美元/桶进货,过几个月若国际原油油价大跌到了80美元/桶,政府会将汽柴油价下调。这样一来,公司则是高买原油、低卖汽柴油,炼油企业将会有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