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财经>财经动态>  正文

利恩:日央行非冲销干预 有利日元贬值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1年3月21日   来源:腾讯财经

  

腾讯财经讯 北京时间3月21日,www.kathylien.com刊登题为《“日本的干预并不是冲销的”指的是什么》的评论文章,现全文主要内容摘要如下:

3月17日晚上,日本央行(Bank of Japan)清楚明白地宣布,该央行的干预将会是“非冲销的干预”。日本央行的这种选择,是非常好的。原因在于,选择非冲销的干预将会让日本央行的干预能力更有可能成功。

各国央行的干预,是货币市场中最重要的短期和长期基础性驱动者之一。对于短期交易者来说,央行的干预能够导致当日叫一种在短短几分钟之内就可能迅速跳升150至250点。对于长期交易者来说,央行的干预能够带来交易走势的显著变化,这主要是因为干预就暗示央行正在转移或巩固它的立场,同时也向市场发出了“央行正在对货币市场进行确定的直接举措”的信息。

央行对货币市场的干预,基本上分为两种,冲销干预(sterilized intervention)和非冲销干预(unsterilized intervention)。冲销干预,又叫“中和干预”,是指中央银行在进行外汇买卖的同时,又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对国内市场进行反向操作,达到本币供应量不变目的。它是政府管理汇率的重要政策之一,也称冲销政策。可以说,冲销干预是指中央银行进行数量相等但方向相反的国外和国内资产交易,以抵消外汇干预对国内货币供给的影响;非冲销式干预就是指中央银行在干预外汇市场时不采取其他金融政策与之配合,即不改变因外汇干预而造成的货币供应量的变化。也就是说,非冲销干预是指中央银行允许其买卖外汇而改变国内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无论资本是否完全流动,货币供应量变化对经济影响是相同的。

换言之,冲销干预需要购买或出售政府债券来完成干预,而非冲销干预则是在不改变货币政策的前提下实现干预。相比较而言,后者的成功机会更大一些。

2003年至2004年,日本政府曾对本国货币市场进行干预,而当时的干预是冲销干预,这也是为什么当时的干预未能取得成功原因之一。当政府的干预是非冲销干预时,货币供应量就会增加,原因在于用于出售日元的资金规模可能会因增印日元而增长。很多人认为,相比较而言,在对货币产生的影响方面,非冲销干预的持续时间比冲销干预的长。对于日本央行新一轮的干预选择是非冲销干预,很多人也表示非常欣慰。

为了让每个人对冲销干预和非冲销干预有更明确的理解,我在这里引用了美国克利夫兰联邦储备银行(Cleveland Federal Reserve)所撰写的一篇文章,文章对2001年美国联邦储备委员(简称美联储)的冲销干预、非冲销干预和货币政策有较为详细的解释:一般来说,冲销干预是无效的。冲销干预可以通过两个渠道影响汇率——改变资产的相对供应量和发出政策意图信号。相比之下,非冲销干预能够影响名义上的汇率,但是可能会对价格稳定造成冲击。

如今,无论日元升值还是贬值,在短期内出现汇率市场剧烈变动都不是好事。更何况当下的日本尚处于人类历史上罕见的强震、海啸以及核灾难之中。因此,当务之急是避免市场混乱加剧。日本的震灾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海外的股市,可以说全球经济复苏因此而面临严峻考验。

本评论作者凯西·利恩(Kathy Lien),是市场研究公司GFT的货币研究部门负责人。(米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