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一系列宏观调控正在逐步见效,物价和房价大幅上涨势头正在减缓。房地产降温将使关联行业产能需求下降,物价大幅上涨基础消失,同时,央行差别存款准备金手段发挥效应。前两个月全国金融机构信贷规模和货币供应量增幅较大幅度下降,这对未来几个月物价具有抑制作用。另外,二月份全国外贸意外出现逆差,虽然是个别月份,还不足以得出人民币汇率进入均衡区间的结论,但全年外贸顺差逐月下降趋势已出现,特别是日本大地震之后,对中国进出口短期内是负面影响,这一切新情况会要求宏观调控向常态转变,不需要加大力度继续收紧。一个最为明显的例子是,股市发新股的量,本周和下周继续出现减缓迹象。
今年以来,沪深股市基本面遭遇重大利空,主要是货币政策紧缩调控比去年更紧,房地产调控措施比去年更严厉,加上日本大地震核辐射更有不确定性,中东地区动荡也有负面影响。在一系列利空因素打压下,沪深股市显示了难见的抗跌性,上证指数相比年初呈现稳中小涨态势,这种态势显示股市资金面状况相对稳定。在如此空前的存款准备金高达20%的情况下,股市能够相对稳定,这对后市会产生利多信心作用。因为,就目前的存款准备金水平来看,继续上调的空间和必要性非常有限。
就目前形势看,只要日本核危机不继续加重或扩散,中东地区动荡不要加码,石油价格就能相对稳定,国内相对平稳的经济环境和常态化的调控政策就会对股市相对有利。从目前到新三板扩容至少还有二到三个月的时间,这段时间证监会发新股速度只要控制在每周五或六家,或者推出新股发行采取存量摇号等方式,市场便会继续稳中有涨,冲破3000点关口。最差的选项是,“两会”过后,证监会发新股速度再次加快,周边地区负面影响扩大,再紧急推出新三板扩容,那样股价便会跌破年初起点,国家又要采取救市措施,这种可能性相对较小。
总之,“两会”之后宏观调控和股市面临新的方向选择,宏观调控向常态化转变,股市向稳中有涨的方向演变,符合国家和众股民的利益和心愿。这种方向的概率应该讲略高于反方向的可能。
(金融投资报)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