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晶硅不再与两高相提并论,但在政府投资项目核准新目录出台前,新建的多晶硅项目原则上不再批准。
这是上周工信部、发改委、环保部共同发布的 《多晶硅行业准入条件》(下称《条件》)核心内容。
有关部门希望以《条件》约束再度向多晶硅行业“淘金”的企业。一位工信部官员向本报指出,“此番政策相对温和,对大企业是好事,对已经上马的小企业,也可以通过技改完善”。
此外,该政策被视作此前“38号文”的延续。业内认为,由于工信部一年多来的细致沟通,《条件》出台,显示出更为务实理性的态度。2009年9月,国务院出台了“38号文”,将多晶硅行业列入“产能过剩”行列。
然而,2010年,多晶硅却因供不应求,价格暴涨。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国内多晶硅产量达3.5万吨,向国外进口超过4万吨。
这一次,《条件》的关注度从“是否过剩”的讨论,集中在“企业是否环保生产”的角度,并且,不再将多晶硅与“两高”相提并论。
门槛界定
“我们出台这个文件不是要限制企业,而是规范行业发展,”1月26日,工信部一位司局级官员向本报强调。他指出,《条件》的出台,对于行业里的大企业来说,是扶持而非打压。
《条件》指出:在政府投资项目核准新目录出台前,新建多晶硅项目原则上不再批准。但对加强技术创新、促进节能环保等确有必要建设的项目,报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组织论证和核准。
这意味着,政府对国内盲目上马的多晶硅企业采取了严格的门槛准入制——重点约束在生产规模、能耗和资源回收方面。对多晶硅生产的选址、能耗、环保、规模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和限制。
尤为突出的是:规定新建太阳能级多晶硅项目每期规模大于3000吨/年,太阳能级多晶硅还原电耗应小于60千瓦时/千克,自然保护区、水源区、居民区等环境1000米内不得新建多晶硅企业等。
此外,企业新建和改扩建项目投资中最低资本金比例不得低于30%。严格控制在能源短缺、电价较高的地区新建多晶硅项目,对缺乏综合配套、安全卫生和环保不达标的多晶硅项目不予核准或备案。
多晶硅行业投资巨大,通常1000吨生产规模投资约在7亿至8亿,3000吨的建设规模、30%的最低资本金等条例规定,将一些“雷声大雨点小”,打着新能源概念,在资本市场圈钱的企业拦在了门外。
据悉,《条件》在发布之前酝酿了一年多的时间。期间,国家发改委、环保部的多个司局曾多次召开会议,与企业座谈,并多次实地调研,着重就门槛标准认定等环节,征求企业意见。
上述工信部人士透露,《条件》的发布是对之前38号文的延续。而《条件》中提到的“政府投资项目核准新目录”,未来将相互配套,并且独立存在。
有消息透露,“政府投资项目核准新目录”,已经上报国务院一年有余,目前仍在待批阶段。
近年来,中国多晶硅行业存在盲目投资、重复建设、无序上马的现象。“国内多晶硅生产发展势头很猛,但真正懂技术能够达产的企业很少,很多企业在投入的时候,缺乏对市场的判断分析。”上述工信部参与政策制定的官员指出,不少企业声称自己产能很大,但厂房建立都一年多了,总是不达产。
争议
《条件》的出台,把对多晶硅行业的关注度从是否过剩的讨论,更多集中在“企业是否环保生产”的角度。
“这一次,我们在制定《条件》政策的时候,没有过多局限在是否产能过剩这个定义中,因为产能是否过剩本身是很难界定的,”工信部上述司局级官员向本报表示,对于一个已经成熟的行业,可以根据以往和目前的情况,判断产能过剩与否,但对于多晶硅等新兴行业,还很难判断。
据了解,一年多以来,工信部加大了与光伏企业对话频率,并成立了“光伏产业联盟”,对企业的运行进行监测分析。
赛维LDK公关总监姚峰表示,一年多以来,工信部和企业多有沟通,是主动深入企业了解生产运行情况,得到的数据更为准确。
“从行业的角度看,多晶硅存在的问题是一哄而上、盲目乱投资,而不是别的”,工信部官员强调,从政策的角度说,我们需要规范和引导,而不是打压。政策制定需要站在一个前瞻的角度来做。
他认为,《条件》相对还是较温和的,希望更贴近企业实际需求。比如电子应用的多晶硅和太阳能多晶硅产品,二者对能耗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则采用区别对待的方式。
不过,众多企业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在其他的具体要求上,仍有需改进的地方。
例如,《条件》规定:2011年底前,淘汰综合电耗大于200度/公斤的太阳能级多晶硅生产线,还原电耗要小于60度/公斤。
有不愿露名的企业指出,“还原电耗60度/公斤的标准,属国内较好水平,但作为标准制定相对较高,很多企业无法达到,现状平均水平约为80-90度/公斤。”
同时,“综合电耗200度/公斤的指标又较低,完全没有竞争力,行业水平约在180度以下。”上述人士指出
此外,两个指标并不一致。“还原电耗是综合电耗中重要的一环,如果还原电耗达到了60度/公斤,那么综合电耗是不会超过150度的”。
在如何淘汰上,《条件》也未明确说明,只是表示,工信部会召集相关部委,通过调查,发放准入条件资格。但业内担心,由于退出机制缺失,使得淘汰只能是制造舆论。
“《条件》对于国内的大企业来说是好事情,小规模则可以通过技改,达到要求,增加竞争力。”上述工信部官员表示,今后,多晶硅行业还会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