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中国太平保险集团(以下简称“中国太平”)向市场交出2010年成绩单的同时,明确发出了其欲打造金融控股集团的战略。
“中国太平的下一个目标是,一个客户、一个账户,一站式或无站式的综合金融服务。”中国太平董事长林帆此番对未来前景的描述似乎表明,太平集团欲做第二个平安。
学平安 走综合
1月22日,中国太平披露了2010年集团业绩,2010年实现总保费收入逾438亿元(含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下同),较2009年同比增长40%,集团总资产达1368亿元,同比增长31%,净资产达168亿元,同比增长15%,全集团管理资产1385亿元。
目前,中国太平在内地的业务覆盖寿险、财险、企业年金、资产管理等业务领域。
林帆表示,中国太平下一步的目标是,尽快实现一个客户、一个账户的“一站式”或“无站式”服务,最大程度地满足客户便捷、快速、简单、高效的保险和金融理财服务需求。争取用三到五年时间,把集团建设成为具有鲜明品牌特色和一定国际竞争力的跨国性综合金融保险集团,长远的发展目标是最终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跨国性综合保险金融集团。
这一口号能令人迅速想起中国平安(微博)。早在1998年,平安集团董事长马明哲就明确提出“国际一流的综合性金融服务集团,作为平安未来的战略目标。”在十年后,平安宣布推出“一个客户、一个账户、多种产品、一站服务”的 “一账通”业务。
此外,中国太平曾请国际著名咨询公司麦肯锡来做战略规划。而麦肯锡以成功为平安搭建金控集团架构闻名,号称亚洲最强的平安后台运营系统即由麦肯锡打造。
效仿平安集团打造综合金融已经成为国内众多保险公司或集团的目标,不过目前看来,中国太平已经初具打造“小平安”的实力与历史积累。
“中国太平甚至早于平安拿到很多业务的牌照,比如早就有证券牌照。”一位分析人士认为。截至目前,中国太平在境内外、海内外共拥有团体和个人客户数超过2000万,提供包括寿险、产险、团险、企业年金、再保险、证券经纪、投资理财在内的一揽子综合金融保险服务。
1998年,中国太平原名中国保险(控股)有限公司(简称“中保控股”)在香港成立,领导班子位于香港。而中保控股与香港中国保险(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香港中保”)正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2009年,中保控股全面改名中国太平,统一使用新标识,计划两年内完成集团内外品牌整合工作,树立跨国金融集团形象。
两年整合
林帆口中的两年整合,正是在此段时间,除了品牌、标识的变化,旗下业务与子公司也开始了两年的整合。其中最重要的一步是出售民安中国股权。
太平集团旗下原有两家财险公司太平财险和民安中国。根据《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两个以上保险公司受同一机构控制或存在控制关系者,不可经营存在利益冲突或者竞争关系的同类保险业务,因此中国太平于2010年挂牌出让了民安中国所有股权。
从后援中心来看,2006年,继平安保险之后,中国太平全国后援中心成为第二家入驻上海的全国性保险公司后援基地。该中心也将作为太平集团的全国运营中心、培训中心、数据中心和客户呼叫中心,并将逐步整合各子公司运营平台。
业界人士认为,全国后援中心是集团金控战略中的重要一环。因为后援中心可促进集团内部对各分公司的资源整合,同时通过数据连接与资源共享降低集团的运营成本,提高管理效率。
“经过两年多来的综合配套改革与整合资源,不断完善专业化运作体系,目前中国太平已基本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的综合经营模式。”林帆表示。
目前,中国太平旗下有中国太平保险控股有限公司、太平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太平再保险有限公司与中国太平保险(香港)有限公司等子公司。
其中,太平财产保险有限公司已实现整体盈利。太平养老管理资产超过320亿元人民币。由于国内养老险公司的成立时间较短,且缺乏税优政策支持,整个行业仍然处于投入阶段。中国太平的港澳机构和海外公司大部分都保持了连续多年稳健发展和利润增长,太平再保险公司、太平澳门和太平新加坡继续实现较高的承保盈利能力。
在整个中国太平保险集团中,太平人寿的业绩也尤为突出。2006年。太平人寿就实现了盈利,此时中国太平在内地复业仅仅5年,打破了寿险业7~8年盈利的规律。目前,太平人寿已经连续五年实现了在香港及内地会计准则下的盈利,国内740余家各级机构、年度总保费收入达到了328.84亿元。
然而对于中国太平来说,资源整合、搭建金控集团并非易事。“平安的模式看似清晰简单,学样容易,但背后的文化、较强的执行力较难复制。中国太平在体制改革、专业运作上仍需要许多努力。”分析人士说。
人人都有金控梦
张岩铭
虽然中国金融业在1993年实行了分业经营,但市场比人强,旺盛的业务需求,诱人的盈利前景之下,金融混业模式从来没被金融机构放弃,始终是多数金融家的梦想。
管理的相对低成本、品牌的放大效应、资本的扩张效应乃至税收规划的空间,都是支持金融家们追求金融控股模式的重要理由。而当下,随着企业多元化、国际化进程的加剧,金融业的重点客户名单上,大企业早已不满足于金融机构提供的单一服务,信贷、租赁、保险、投资是银行高端企业客户的普遍诉求。金融机构的混业趋势,在内外两个轮子驱动下渐成气候。
平安集团综合金融战略是在“特批”语境中逐步实现的。2002年,国务院批准中信集团、光大集团、平安集团为三家综合金融控股集团试点,开创了以金融控股集团组织形式来进行综合化经营转型的先河。
当中,平安集团势头最盛。
“集团控股、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整体上市”是平安集团的金控架构,其战略目标简单清晰:一个客户、一个账户、多个产品、一站式服务。在此金融控股模式下,集团把金融作为主业,但本身不经营具体业务,只控股经营保险、银行、投资、信托、证券等子公司,通过整体上市,从外部获取资源,分配给内部子公司,自上而下配置资源。
2010年,是平安金融控股梦想照进现实的一年。由于对深发展的成功收购,平安在金融、保险领域都拥有了自己的上市公司。
中信集团和平安集团旗下的投行业务同样风生水起,分别夺得2010年IPO募资规模的冠亚军,不能不说是金控模式给他们的投行业务提供了强大的资源支持。
有了这样的榜样,谁人不想做平安?
当然,金控模式并非完美,其中最让人不放心的就是系统内的关联交易。如系统内部交易、系统内部资金和商品的互相划拨、互相担保和抵押,为了避税或逃避监管而相互转移利润等等。还比如诱导客户或者予以资金融通便利使其购买自己承销的证券(包括劣质证券),或者将自己售卖不出去的证券转入信托人账户,或者替借款人发行证券,以抵偿无法收回的贷款,将风险转嫁给客户,侵害客户利益等等。
这些风险的防范需要金融立法的快步推进,监管层要考虑的是,既要给关联交易规定边界,又要给金融创新预留空间。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