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微博)在微博上质疑,央企靠着不平等的体制先做“地王”后造“楼王”
腾讯财经讯 1月17日,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赵晓在腾讯微博上撰文指出,央企先做“地王”,后造“楼王”,而国资委曾宣布退出房地产市场的78家央企,大部分却迟迟没有退出的时间表。
2009年,在全国产生的90多个地王中,央企就拿下60个左右。在社会舆论的压力下,国资委宣布78家央企退出房地产市场。
赵晓指出,一年过去,除个别企业外,大多数企业根本没有退出时间表。“国资委的掌门人已然变动,这个政策是否继续执行,国资委也没有对外宣布。在强大的既得利益集团面前,总理不如总经理仍将一幕幕上演。”
在不断刷新“地王”纪录后,央企又频频制造一批“楼王”。2010年12月28日,中化集团旗下中化方兴开发的金茂府项目正式面市,预计售价恐是此地的最高价。在重庆,中海地产正试图将曾创下重庆江北嘴土地价格纪录的地块打造成属于整个中国的“滨江豪宅”。在北京,中信地产运作的中服地块预计也将是此地的楼王。
赵晓分析指出,央企之所以敢于争夺“地王”,不退出房地产,最主要原因是其融资成本低,拥有大量的资金和宽松的银行贷款,而目前我国土地供应少,拿到土地就意味着升值赚钱。
“受利益驱动,央企将无法割掉这个利润惊人的房地产业务。国企靠不公平体制成为‘钱王’,再做‘地王’,再制造“楼王”,这是问题所在。”
赵晓用数据说明,“国进民退”的现象正在愈演愈烈。“2009年央企利润为7977.5亿元,2010年央企利润将超万亿。相比之下,建立于上世纪90年代初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其资产规模历近二十年发展,目前也只不过8000亿元的规模。”
对于这一现象,赵晓评论道:“国进民退之下,国富而民穷、国企肥而百姓瘦、政府家日强而国家日病,这大概就是今日‘中国式国家资本主义模式’的必然结果!” (文/杨甜甜)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