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集体林改后,林业改革又出新举。
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在5日召开的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上透露,国有林场改革今年将在部分省启动试点,“十二五”期间全面推开。
早在4年前,国家林业局开始重抓伊春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试点。改革的方向是林场职工家庭承包林地。
“伊春林改采用平均分配的方式,每户职工能分到10亩林子左右,基本解决了职工的生活问题。”人大农发院副院长孔祥智去年下半年去伊春调研林改,“林改之前,职工每月工资才310元,包产到户后,职工经济收入得到显著提高。”
贾治邦称,今年国有林场改革的方向是“创新经营机制,重点解决好职工养老、医疗、就业等问题,分离国有林场办社会职能”。
按照北京大学环境管理系主任徐晋涛的说法,国有林场改革改的是地方国有林场,分属各省森工总局的大林场属于国家重点国有森工企业,由于牵涉到国有资产问题,不在此次国有林场改革的范围之内。
“此次林改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森林资源管理,目前主要的办法是职工家庭承包制,这也是未来的改革方向;二是机构的改革,国有林场下设一些加工厂,这些资产转让出售相对容易,最大的难点是林场的土地,因为属于国有,转让出售会牵涉到土地性质改变和国有资产流失问题,所以不好推进;三是国有林场的人员安排,西南林区做得比较好,一般通过一次性买断工龄的方式解决职工后顾之忧。像10年的工龄,也就两三万块钱,对地方财政构不成很大压力。”
徐晋涛称林业部门要适当放权,省一级的林区可以放权改为地县一级,“越到下面,越容易开放搞活。”
社科院林业专家于法德称,未来林改的方向必然是确权到户。
“不管是集体林场,还是国有林场,都是这个方向,只有产权明晰了,森林资源的保护,社会资产的介入,才能有保障。”于法德称。
对此,贾治邦称,林业部门将确保2011年全面完成集体林地确权任务,2012年全面完成林权证发放任务。从森林保险、信用担保机构建设、抵押贷款入手,继续完善配套政策,打通银行资本等各种资本大规模进入林业的渠道,全面盘活森林资源资产,进而带动整个农村经济发展。
国家“十二五”规划中,已明确将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确定为约束性指标。力争到2015年,森林覆盖率达到21.66%,森林蓄积量达到143亿立方米,林地保有量达到3.09亿公顷,森林植被总碳储量达到84亿吨,林业总产值达到3.5万亿元。
2010年12月29日,国务院审议通过了天然林保护工程二期实施方案,仅此一项今后10年的中央投资就高达2195.2亿元,为一期投入的2.4倍。
与一期工程相比,二期工程取消了地方配套,中央财政对中央投资的项目实行全额补助;大幅度提高了森林管护、公益林建设和社会保险补助标准,并将进行动态调整;将森林经营纳入了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增加了中幼林抚育和森林改造培育补助政策;扩大了工程实施范围,增加了丹江口库区11个县。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