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11月中旬暴跌之后,大盘已经震荡了一个多月。看似平淡的走势中,不乏热点的此起彼伏和个股的异彩纷呈。我们拟通过近期的行业轮动、资金偏好以及估值的分布,挖掘未来可能喷薄而出的“新面孔”。
追溯到最近一波上涨行情的起点,是异常天气、流动性泛滥、美国二次量化宽松等导致的通胀急剧上行,上述因素拉动有色金属、煤炭等资源品展开了一波急速拉升,大盘从9月底的2600点附近迅速攀升至11月8日3159点的阶段性收盘高位。按照总市值平均法计算,有色金属和采掘指数在9月30日至11月11日期间的累计涨幅高达38.68%和32.24%,位居申万一级行业指数首位,农林牧渔指数也大幅上涨21.78%,排名第四。
成也资源,败也资源。11月12日之后,大盘快速下挫至2900点以下。在11月12日-11月17日的四个交易日内,有色金属、交通运输、采掘、金融服务齐聚跌幅榜前列,跌幅超过10%,黑色金属、化工和房地产的跌幅紧随其后。资源股在紧缩预期和价格调控的双重压力下快速跳水,带动周期类板块领跌市场。
从11月17日至今,大盘已经震荡了一个多月之久,指数的踌躇却并未妨碍热点的绽放。在紧缩预期和“十二五”规划的刺激下,新兴产业股云集的创业板不断刷新历史新高,消费类板块持续走好,权重板块则持续低迷。11月17日至12月20日期间,电子元器件、机械设备和信息服务涨幅居前,分别达到8.70%、8.52%和6.90%;而金融服务和交通运输跌幅居前,分别为5.38%和3.10%,采掘和黑色金属也跑输全部A股0.21%的跌幅。在当前特定的经济环境和政策预期下,消费类和周期类板块显著“分层”,小盘股持续跑赢大盘股。
不过,在12月CPI将高位回落、央行加息成两难选择、市场对紧缩预期已充分消化和反应的前提下,近几个交易日市场风格似乎开始悄然切换。12月20日至12月22日的三个交易日内,雄踞在行业涨跌幅榜三甲的分别是房地产、黑色金属和农林牧渔,采掘、有色金属也跑赢大盘;相比之下,食品饮料、医药生物和餐饮旅游跌幅居前,分别为4.18%、3.15%和2.68%。而按照整体法剔除负值,当前沪深300和上证50的市盈率分别为14.57倍和11.92倍,经历了前期的下跌,大盘股已经具备足够的估值优势。
可见,在消费股和新兴产业股大出风头之后,市场不确定性压力的减轻、权重股低企的估值以及春季新一轮补库存周期的开启,令周期类板块开始跃跃欲试。为此,我们选择能够衡量资金偏好的“资金成交占比”这一指标,来找出前期被资金遗忘、反弹动能充足的周期类板块。
统计显示,交通运输和钢铁板块当前的资金成交占比分别为2.57%和1.52%,远远低于2001年以来的理论下限(平均值-1个标准差,下同)4.16%和2.41%;房地产和券商板块的资金成交占比分别为4.64%和1.98%,低于理论下限5.48%和2.17%。从资金偏好这一指标来看,上述四个板块存在向上反弹的动能。
当然,由于明年1、2月份国内物价将面临春节因素和翘尾因素的双重考验,届时通胀可能再度升温,因此加息阴云短期难以完全消散。在这种背景下,周期类板块或难以就此重振雄风,实现风格转换,细分行业板块的轮动可能仅是脉冲式行情。不过,这也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资金对相关板块底部的认可,甚至可能是对明年春季行情的布局。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