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Vale可持续投资中心共同发起的第三轮中国顶尖跨国公司调研成果于近日发布。根据这份名为“2010中国跨国企业排行榜”的报告,截至2008年底,入榜的18家非金融类企业的海外资产额达1480亿美元,相当于中国当年对外投资总额的90%。
此外,记者在榜单上发现,最大的4家国企中信集团、中国远洋运输(集团)公司、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在2006~2008年,已经连续3年保持排名前四。不过,今年还有2家企业新晋上榜: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和北京控股有限公司。
与去年相同的是,此份榜单的企业主要由国企或国家控股的企业组成,混合型企业仅占3家:联想、海尔和中兴通讯。
该研究项目的中国负责人、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薛求知教授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总结道,“国有企业在中国国际化进程中继续扮演着重要角色。”
在本年度的榜单上,截至2008年底,入榜的18家企业拥有将近1340亿美元海外资产,逾17万名海外雇员和1120亿美元海外销售额。
其中,中信集团,中国远洋运输(集团)公司,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海外资产总数已达到了870亿美元,占到18家企业总数的65%。而在剩下的14家企业中,也有12家为国有控股企业。
报告指出,和去年基于2007年数据的报告相比,18家企业2008年的海外资产总数、海外销售额总数和海外雇员总数分别增加了27%、23%和39%。而中国的对外投资仍主要由服务型和自然资源及相关活动的公司组成。
此外,报告显示,中国企业在过去的几年中已经活跃地参加了跨国界收购交易,其主要目的是收购海外核心资产。
“最近几年,对于中国大量外汇储备越来越有效的管理也成为了海外投资发展的一个日趋重要的动因。2009年最大的10笔跨国界收购金额达到了177亿美元。和前两年相似,投资的主要行业为自然资源行业,特别是能源行业。这显示了中国的自然资源供给企业积极参与了跨国界能源储备。”薛求知告诉记者。
此外,该报告还总结认为,18家企业需要积累强大的公司特有优势。尽管丰富和相对低廉的劳动力为中国企业的海外扩张做出了巨大贡献。制造类企业已经累积了大量的生产和市场经验,并处于成熟期。其中的一些已经改进了技术创新能力并提升了在全球的市场份额。
“尽管如此,中国制造类企业仍然缺少核心技术和全球品牌,以及快速有效的全球管理运营的整合能力。”报告在最后指出。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