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财经>财经动态>  正文

大盘深跌危险再次上升 反弹前最黑暗时刻?(图)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12/09/2010 07:07:00   来源:腾讯财经整合

  

帝纳波利法测市:大盘深跌的危险再次上升

上证指数周三(12月8日)低开低走,收在2848,全天下降27点

帝纳波利法测市:大盘深跌的危险再次上升

从日线图上我们看到,大盘昨天没能挑战盘整区间的高点2904就下跌,没能保持趋势转变后的动能,令深跌的危险再次上升。大盘今天必须首先突破2904,才能保持回升的希望。如果再次拉出一根阴线的话,则可能深跌到OP=2741或F5-2650。(掌财人 曾星)

老法师看盘:反弹前最黑暗的时刻?

昨日两市股指最终冲高回落,沪指奋力三连阳未能实现。市场再度临近周末,各类利空传言依然较多。虽然我对于后市观点是修复性反弹;而仔细梳理消息面的的变化后,我认为还是要做好应对短期小概率事件发生的可能。

伴随房价走高以及新地王的涌现,我注意到最近有关方面对深化地产调控的言论渐多。比如近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重申坚决抑制投资投机性住房需求;又如昨日某官方媒体报道,权威人士透露,上海将试点开征房产税等。

另外值得关注的现象就是继上周央票发行量创20亿元的历史低位后,12月7日央票继续“地量”发行,仅有10亿元,发行利率维持稳定。而与此形成对照的是,央票二级市场收益率近期持续上涨,一、二级市场收益率出现倒挂。在以往,二级市场收益率上涨,往往是货币紧缩政策将出台的信号。加上在年底前,还将有1.5万亿左右的巨量流动性需要回收,而在央票一级市场难以通过发行对冲的背景下,货币紧缩的预期就更浓了,比如调高存准率或加息等。上述原因可能就是昨日市场冲高回落的直接因素吧。

虽然货币紧缩政策本身不会对市场构成中期冲击,因为从A股历史走势来看,在加息或提高存准率的初中期,股市趋势依然是向上的。但是如果管理层动用货币紧缩来调控地产,同时又推出地产调控政策,组合调控给市场短期造成冲击也就难免了。此外,周五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周六还要公布经济数据,届时还会有什么超预期的情况发生,我等小老百姓也无法预测。因此做好小概率事件发生的准备是必要的。

我在此前也曾经说过,如果上升趋势没有改变,沪指2700点或为下跌极限,加上市场近期的横盘波动消化了空头的不少杀伤力;因此小概率事件即使发生,也可能是黎明前最黑暗的阶段吧,也难以出现单日长阴的局面,最多是单日波动幅度更大。当然如果出现有效击破2700点的事件则另当别论。

百万资金操作:无操作计划。

股票池操作:无操作计划。(张道达)

  


  

郑眼看盘:有“过度预期”嫌疑 可趁乱低吸

周三沪深股市回落,沪综指刚收复的年线再告失守。收盘沪综指跌0.95%报2848.55点,深综指跌0.32%报1305.25点。从盘面看,尾市那波杀跌似乎又和中石油相关,因该股一度拉升。昨股指期货收跌,且其在沪市收盘后15分钟内仍在显著杀跌,这或许预示今日股指至少在开盘时还有惯性杀跌可能,除非消息面意外变好。

昨消息面不是很有利,内外不利因素均有。从外部看,周一曾摸至每桶90美元上方的国际油价忽然于半夜反水,带动有色、黄金等纷纷大幅回落,这使A股中相关权重股承压,自然妨碍沪综指有效站稳年线。从内部看,原订于13日发布的经济指标也提前到了11日,此举又使周未将加息的预期升温。

虽然这种猜测未必靠谱,但在脆弱的多空平衡市中,只需有极少数人如此猜疑,便足够帮助空头压倒多头。笔者认为,经济指标公布在未遇不可抗力时,最好不要改来改去,以免给造谣者留下操作空间。据有关部门介绍,这次提前公布是为了“缩短数据从生产到发布的时间,保持数据发布时间的稳定”。那以后所有月份的公布期均应如此,市场才能有较稳定预期。

就CPI而言,由于上一次公布时令多数乐观预测者大跌眼镜,这当然也包括笔者。因此,假如这次仍是如此,其杀伤力必不及上次,因投资者多少有些顾忌,吸取教训后必提前预防。原本想买的缓了一缓,想抛的或多抛了一些。换言之,抛压极可能有点过度释放了。然而投资者想过没,如果公布的11月CPI较低呢?此时市场又该如何反应?从博弈角度讲,既然许多人吸取教训而倾向于保守,那么仓轻的投资者或可在本周余下时间内激进一点,即逢急跌时接些货。

笔者猜测,无论CPI如何,也无论周末是否加息,逢急跌接些筹码的机会应大于风险。从目前菜价等情况看,12月CPI极可能缓和,因此周末即使加息也是利空出尽,料所有机构将作如下预期:在中短期内,不再会有紧缩政策。

当前压制A股的主要因素就是紧缩预期,其他方面因素对A股却相对有利。欧、美、日等正大量释放流动性,这使资源品涨价之势顶多缓和点,却不能人为地中止。

有些人肯定不同意这种说法,因市场存在一种经典的担忧,即通胀会使许多公司无法消化原材料成本,从而业绩下滑,或陷入亏损。这种担忧理论上没错,但目前的原材料成本总体上未达2007年及2008年高点,典型的如原油,所以大体仍在多数公司承受范围内。

从货币政策上讲,虽然我国会因高物价而进行一定程度的紧缩,但在人民币升值压力空前及经济增速回落背景下,很难大幅紧缩,因此A股仍可一看,远未到穷途境地。(每日经济新闻 郑步春)


  

尾市跳水 期指贴水拉响“空袭”警报

每经记者 曾子建

股指期货尾市跳水并出现贴水,让人再度回想起11月11日和15日的两次相同情形。彼时,大盘次日出现大跌。不过,昨日期指空头出现减仓动作还是与此前有点区别。不过稳健起见,建议投资者可继续采取逢高降低仓位的操作策略。

周二,大盘好不容易重新站上年线,但昨日市场却再显疲态,最终上证指数下跌27.31点,收于2848.55点,跌幅0.89%,年线得而复失。值得注意的是,昨日股市收盘之后的15分钟,股指期货12月合约却出现跳水,并最终大跌61.8点,收于3159.6点,低于沪深300指数3171.88点12.28点。期指尾市跳水,贴水重现,是否又一次给今日大盘拉响空袭警报?

致命的最后15分钟再现

昨日,A股市场全天呈现弱势调整,市场交易量继续萎缩。然而,当下午3点,现货市场收盘之后,股指期货市场却展开新一轮跳水。

下午3点,现货收盘时,IF1012合约下跌43点,报3178.4点,此时相对于沪深300指数仍然有几个点的升水。然而,股指期货最后的15分钟,随着合约价格的不断下跌,令投资者感到有些恐慌。到3点15分,IF1012合约又回落了近20点,并最终大跌61.8点,收于3159.6点,较现货贴水12.28点。

股指期货的尾市跳水,让人再度回想起11月11日和15日那两次相同的情形。

11月11日,当现货收盘后,IF1012合约从3583点回落至3573.4点,导致期指贴水。11月15日的最后15分钟,IF1012合约从3366点回落到3352点,同样出现贴水。而两次尾市跳水的结果,都是引发了次日大盘的暴跌。11月12日,上证指数暴跌162.31点,跌幅5.16%,11月16日,上证指数大跌119.87点,跌幅3.98%。

分析人士指出,股指期货市场的最后15分钟,往往会被现货投资者忽略,但这短时间的期指走势,很可能对后市具有参考意义。因为股指期货市场上不少机构对消息面的变化大多较为敏感,或许他们已经提前嗅出了不一样的味道。

敏感时间点临近 多空争夺激烈

昨日,股指期货再现贴水,是否预示着今日大盘可能出现较大波动?

分析人士指出,如果单从股指期货最后15分钟的走势来判断,今日A股市场的确让人难以乐观,毕竟11月12日和16日的大跌就是前车之鉴。不过,昨日期指尾市的跳水,与前两次也有不同之处,即空头在昨日的下跌中,反而进行了减仓,这需要引起投资者的注意。

以11月11日为例,当天期指跳水,是空头大举增持空单的结果。当天,中证期货增仓了204手空单、国泰君安增仓了427手,而华泰长城、海通期货增仓更是超过1000手空单。同样,11月15日当天,主要席位也大幅增加空单持仓量。然而昨日,中证期货减仓了169手,国泰君安减仓了483手,这样的操作的确有些出人意料。

分析人士认为,这很可能是部分短线做空者获利了结所致。因为,在周二大盘上涨过程中,空方资金逢高增持了空单,昨日短线获利已经较为丰厚。

此外,还有一个较为重要的原因是,12月11日,国家统计局将公布11月CPI数据,CPI增幅的高低,无疑将决定短期内是否会出台加息政策。因此,随着加息时间窗口的临近,多空双方或许都会采取相对谨慎的策略,部分期指炒作资金可能会减少部分隔夜仓位。

盘整格局暂难打破

从周二站上年线,到昨日再度跌破年线,技术上看,股指多条均线几乎黏在了一起,而要想打破现在这种胶着的盘整格局,需要量能的放大,同时也需要有消息面的配合。而近期,最有可能引发变盘的因素,极有可能就是加息靴子的落地,否则,这种盘整格局将在短期内很难被打破。

分析人士指出,就今日的操作来看,由于周五又即将来临,调整市道中,周末往往会因为众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出现,而引发避险盘的抛售。因此,建议投资者可继续采取逢高降低仓位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