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耀斌
和解、驳回或者不予受理,这是《反垄断法》实施两年以来的尴尬现状。
《反垄断法》刚生效不久,长期遭受垄断行为侵害的企业和消费者以极大的热情提起反垄断诉讼,寻求司法救济。然而,两年的反垄断诉讼结果却是上述冷酷的现实。在反垄断法专业律师、大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魏士廪看来,这反映了《反垄断法》在操作中的困境。“零胜诉的背后与配套司法解释的滞后有很大的关系。”
这已经引起了最高人民法院(下称“最高法”)的重视。10月25日,《中国经营报》记者从最高法内部人士获悉,最高法正在就《关于审理垄断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进行紧锣密鼓的调研。
据了解,《规定》第一次提出垄断赔偿实施两倍原则,并且将就管辖权、原告资格、集体诉讼以及举证责任进行详细的规定。业界人士预计,《规定》出台后,将可能再次引爆新一轮反垄断诉讼案件的出现。
诉讼遭遇取证难
《反垄断法》正式实施于两年前的8月1日。然而截至今年6月份,根据最高法的统计显示,法院共受理反垄断诉讼案件11例,其中行政诉讼1例,民事诉讼10例。
魏士廪告诉记者,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例原告胜诉的反垄断诉讼案件。而这些案件基本上发生在《反垄断法》刚生效不久的2008年和2009年,今年基本上没有人或者企业再依据《反垄断法》进行诉讼了。
“这一现象表明越来越多的企业对《反垄断法》第五十条的规定不再抱有幻想,除非司法解释能够较好地处理有关证据规则,有利于原告获取相关证据。”魏士廪说。
问题的根源在于举证困难。最高法知识产权庭审判长郃中林法官就指出,主要原因在于原告难以证明相关市场、被告的市场支配地位或被告滥用了市场支配地位。这其中一个典型的案例就是2009年唐山市人人信息服务有限公司诉被告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百度公司”)涉嫌垄断案。结果,人人信息公司无法证明百度的市场支配地位是被驳回诉讼的一个重要原因。“作为原告,人人信息公司无法获得百度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基础客观数据,是败诉的重要原因之一。”魏士廪表示。
在很多人眼里,电信、石油等行业无疑属于垄断行业,但《反垄断法》无能为力。上述11例案件中就有涉及中国联通、中国移动等垄断诉讼。魏士廪认为,如果司法解释不对相关证据规则予以技巧性处理,从而有利于原告举证,《反垄断法》第50条将变成一种摆设。该条规定:经营者实施垄断行为,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反垄断法》中的“当事人”不仅仅指个人,还包括众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在大企业的垄断之下,很难获得生存空间。”央行研究员邹平座表示。
最高法酝酿细则
《反垄断法》如何落实并具有操作性,成为最高法关注的问题。据上述最高法内部人士透露,最高法为此多次召开研讨会,对《规定》进行修改。最新《规定》将出台一揽子解决方案。“不能因为配套解释的滞后,浇灭了反垄断的热情。”
《反垄断法》确立了商务部、国家工商总局和国家发改委三家分别执法的格局。其中,商务部门负责对“经营者集中”的审查执法,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对“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和“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三类行为的执法,发改委系统负责对“价格垄断”行为的执法。但上述仅界定了行政部门的职责,并没有解决诉讼问题。
《规定》首先解决了管辖权问题。在此之前,2008年9月最高法在其知识产权庭设立专门负责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审判的合议庭,随后,各地也在知识产权庭设立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审判的合议庭。直到今年4月28日,全国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座谈会基本达成一致。“考虑到垄断案件的特殊性,在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专门规定之前,一般应集中由省会市和计划单列市中级法院行使管辖权。”郃中林表示。
举证责任在《规定》中有了技巧性突破。据了解,除了根据“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外,《规定》设置了“被告举证责任及转嫁抗辩”,即涉嫌垄断企业(被告)对其否定具有市场支配地位应承担举证责任。考虑当事人的专业知识,《规定》设置了“专家证人和行政咨询”,即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具有经济学、反垄断法学等专门知识的人员出庭就专门问题进行说明。
最大的亮点则是,最高法对赔偿责任适用了“加重”原则。据了解,如果经营者实施垄断行为给他人造成损失的,应当给受害者实际损失数额两倍以上的赔偿。比照美国3倍赔偿原则,尽管少了些,但在业界人士看来,这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之所以被业界人士看好,是因为国内垄断行业往往涉及人群和企业数目庞大。比如起诉中国移动,上亿的用户群体不可小觑。之前,北京律师周泽认为手机收取月租费不合理,曾以消费者的身份对中国移动提起了反垄断之诉,结果以和解完结。
据上述内部人士透露,该《规定》甚至规定了判例效应,即如果法院已经对某类案件作出了裁判,其他相关当事人再就此类案件起诉,无须承担举证责任。
业界人士分析,如果该《规定》出台,上述诉讼局面将得以扭转,垄断企业将面临巨额赔偿。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