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今年冬季用气高峰还有一段时间,但目前国内用气需求增势已趋明显,由此引发了外界对“气荒”重现的担忧。
息旺能源天然气分析师王佳媚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整体来看,虽然今年冬天中国天然气供需缺口有所减小,失衡状况有望好转,但供需矛盾依然存在,四季度国内不排除天然气“气荒”重现的可能。
息旺能源预计,今年第四季度国内月均供气缺口将达到2.57亿立方米,即日均857万立方米,这相当于2009年全国大范围爆发“气荒”时,整个北方地区的缺口量。而湖北、安徽、江苏等地或相对紧缺。
在19日召开的迎峰度冬天然气保障协调会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刘铁男也表示 , 受新用户大量增加、消费需求快速增长、储气调峰能力不足以及不确定的天气因素等影响,冬季用气高峰期保供形势仍不容乐观。
国家气象局此前提醒,要注意今年冬天可能出现低温现象,不排除今年冬季会比较寒冷,而且概率较高。王佳媚称,持续的低温天气将致使我国北方冬季供暖期有所延长,从而导致天然气需求量进一步上升。
同时,国内外气价倒挂或将打压天然气供应积极性。以中亚天然气管道为例,虽然近日中亚天然气管道年输气能力提高至90亿立方米,但现在中亚的管道气到达霍尔果斯的入境价为2.2至2.6元/立方米,却暂时按照远低于入境价的国产天然气价格执行,使得中亚天然气实际处于亏损状态。
“价格的不合理,将最终降低上游企业的供气积极性,影响整体供应量。”王佳媚说。
此外,今年冬季天然气需求量较去年将有大幅增加。王佳媚透露,一方面,伴随中国经济迅猛发展,今年以来,有不少地区性管道工程项目陆续建成,再加上川气东送输气管线的顺利投产,致使许多原本不使用天然气的市县逐渐用上天然气;与此同时,包括新奥燃气、昆仑燃气和港华燃气在内的燃气分销商都开发了很多新用户,从而大幅增加了今冬天然气市场需求量。
另一方面,受政府节能减排政策推动,且天然气具有一定价格优势,一些电厂、工业用户纷纷进行“油改气”或“煤改气”,这同样增加了天然气需求量。
尽管今年冬季天然气供应情况不容乐观,但国家能源局油气司副司长胡卫平20日在中海油气电集团珠海L N G项目开工典礼上表示,通过扩大进口规模和加大国内开采力度,今年国内天然气总供应量同比增长200多亿立方米,全国基本不会出现去年的“气荒”。
刘铁男亦透露,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生产企业正在进一步增加生产、扩大进口,加快新建项目投产,今年资源供应量比去年同期增长20%以上,天然气供应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认为,就天然气气源来说,今年应该是足够的,但这并不等于不短缺。虽然今年冬季不太可能出现像去年那样的“气荒”,但高峰期局部出现天然气供应短缺是可能的,跟缺电一样。
国家发改委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国内用气需求增势明显。其中,8月份表观消费88亿立方米,再 创4月 份 以 来 新 高 , 增 长23.8%。1月至8月表观消费量69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1%。
理顺价格是应对“气荒”的有效手段之一。自5月31日国家发改委发出通知调整全国陆上天然气价格以来,浙江、上海、四川、重庆、湖北、江西等地天然气价格已经上调,但还有一些省市尚未召开价格听证会,天然气价格未调整到位。
“由于进口气占国内用气的比重越来越大,今后天然气价格上涨已成定局。不过,由于今年天然气已经提价,所以年内天然气再次调价的可能性几乎没有。”林伯强说。
《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为确保今冬用气最大程度地平稳过渡,国内天然气产业链上中下游均已提前准备防范措施,未雨绸缪。
以去年遭遇“气荒”较为严重的城市武汉为例,一方面,今年武汉市已经实现中石化、中石油双气源供气,天然气供应量较往年得到明显提升;另一方面,湖北省建设了外环高压管网,冬季缺气时可作为调峰用气。
相关人士透露,在终端用户方面,目前已有部分下游用户引进双能源设备,冬季天然气紧缺时,可以以油代气,这样就能够增加天然气的供应弹性。
(经济参考报)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