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财经>财经动态>  正文

汇率阴影令企业惧接长单 美元贬值不利复苏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10/18/2010 01:44:00   来源:解放日报

  

郭丽琴

为期5天的广交会一期今日进入人流最为密集的第四天。由于一期展品大多是机电产品,而机电产品占据了中国出口总值的一半还要多,因此,一期的成交情况对中国外贸而言,是重要的先行信号。

  

  

  广交会洽谈活跃 不少企业弃长单改短单

就在10月15日广交会开幕的那天,有两个消息引人注目。第一是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人民币对美元当天中间价为人民币6.6497元,再创汇改以来新高;第二是10月15日晚间,美联储主席伯南克表示,由于通胀太低和失业率居高不下,可能有必要采取进一步的货币刺激措施。这意味着美元将延续持续贬值的预期。

这也意味着,从一开始,“汇率阴影”将持续笼罩着这个被称为中国外贸晴雨表的地方。

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崇泉在15日开幕巡馆时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中国不希望有贸易战,美元贬值对国际整个大环境都不利。“不仅是影响中国,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但他同时认为,未来我国外贸出口不会出现(增速)大幅放缓的情况,“我认为出口走势将会逐步平稳。”

美元贬值不利世界经济复苏

崇泉在昨日一次小型媒体见面会上进一步表示,当前国际上对汇率问题的讨论和争论,对世界经济发展是不利的。

“首先它对各个国家参与国际贸易的企业,对形势的判断,有一种干扰,甚至对他们的信心也起到不利的影响。”他说,“同时,我们认为,目前有一些国家采取的一些措施,或者这种争论的本身,也不利于刚刚复苏的世界经济的进一步健康发展,也不利于世界贸易健康发展。我们中国政府不希望当前汇率问题,炒得沸沸扬扬的,干扰现在刚刚复苏的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

近期,在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措施即将出台的预期下,美元持续下挫,引起了日本等多个国家采取反制行动,包括干预汇市及限制外汇资金流动等。而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国际压力不断加大,美国及欧盟最近都在不同场合敦促人民币加快升值步伐。

从本报记者现场采访的情况来看,企业普遍反映,今年到会的欧美客商明显减少,同时,澳大利亚、东南亚、南美洲尤其是巴西以及非洲的客商的份额则明显增加。

虽然三季度海关数据表明,对欧盟出口顺差依然加大,但对于以往出口欧美市场的企业,汇率对他们影响极大。而一些本币兑美元升值更多的国家而言,广交会则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外向型企业不敢接长单

除了近期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持续升值,今年以来的原材料成本上升、劳动力成本上涨,都迫使外向型企业不得不通过提价来争取利润。不少企业呼吁,希望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或者至少变化可预期,否则企业在接长期订单时存在定价风险,而有些企业甚至不敢接一年期订单。

锦州中轻进出口公司销售经理杨佳对记者说:“现在大多数采购商都希望签一年,我希望有一单做一单,现在一年的汇率变化不可预知,后期汇率变化肯定会影响企业利润,我们更倾向于签半年单。”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的海外销售公司总经理肖友元向记者指出:“我们企业所希望的汇率,一是稳定,二是变化可预期,因为不稳定不可预期的话,那整个企业价格的制定就没有方向,如果能保证这个汇率比较稳定,或者说有预期它最差能到怎样的一个进展,那我们会针对可预见的情况做营销策略和价格策略,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经营风险是可控的。”

深圳中电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贸易中间商,对他们而言,汇率的情况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收益。该公司视听部业务经理郭凯对记者解释说:“汇率的变化与下单报价无关,主要是在数月之后结汇的时候会受到影响。如果在这个期间,人民币对美元大幅升值,以美元结算的订单就会蒙受收入损失。”

“在2006年至2008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的时候,由于是稳定升值,我可以通过锁定汇率、缩短报价时间这样技术性的手段,就把风险对冲掉了。而现在预期因为不确定,我们就会损失很多倾向于签长单的大的高端客户,或者为了这样的老客户,而自己被迫承担结汇时的风险。”郭凯说。

与此同时,海外的采购商也表示,人民币汇率风险是他们此次采购最关注的问题。一些外籍采购商面对提价,则表示,他们大多数表示最多能接受3%~5%的提价,并且倾向于签长单。

一名来自西班牙的采购商对记者说:“中国卖家肯定要求提价,还会要求更多的准备金。但是对于整个欧洲市场购买商来说,中国制造的产品最重要的竞争优势就是价格,所以我们不能消化掉所有的上涨成本。”另一名来自德国的高端货品采购商则表示:“我们只接受长单,而提价最多只能接受5%。”

而一名伊朗的采购商则对记者表示:“我们能接受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到6.5,如果超过这个升幅就会造成麻烦,如果要是数字跌到6.5之下,对我们进口商来说就是个灾难。”(第一财经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