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10月15日讯 从去年年底开始,国内棉花价格遭遇大幅快速上涨,背后投机炒作身影隐现。今日,中国棉花协会发布紧急通知要求各成员企业理性分析棉花及棉纺织形势,不盲目争收抢购,不参与哄抬价格。
此轮棉价暴涨始自去年年底,2009年10月份棉花现货价格12000元/吨,目前已涨至近24000元/吨,一年间价格翻了一番,达到1999年放开棉价以来十年间最高纪录。其是自今年9月中旬后,棉花储备投放竞价、期货、撮合价格急剧飚升,带动新棉收购价格快速上涨。产棉区出现棉农惜售、收购企业高价抢购现象,市场风险凸显。
中棉协分析当前棉花供需情况时称,2010年度全国棉花播种面积略有减少,总产量较去年有较小幅的下降,上市时间有所推迟,虽然棉花供应存在较大缺口,但国家已经及时、足额地发放了棉花进口配额,并阶段性地增加了储备棉投放,缓解了国内棉花需求暂时紧张的矛盾。
从全球棉花供需形势看,美国、印度等国棉花产量有较大幅度增加,世界棉花供需基本平衡。纺纱产量及纺织品服装出口虽继续保持增长,但在原料成本大幅增加,以及贸易保护主义、人民币升值等多重压力下,存在较大不确定因素。此外,由于气候影响,今年棉花品质普遍下降,高等级棉花减少,人为抢购超水棉和混等混级棉花,更加大了质量隐患。
农业部、统计局等部门调查数据显示,棉花产量同口径比较,下降幅度在4%左右。全球棉花丰收,产量增加300万吨以上,供需基本平衡。
近8年来市场上出现过两次棉价暴涨,上一次是2003年9到10月,主要产棉区连续阴雨,对棉花产量的悲观预计推升了棉价,中储棉大量进口棉花,但涨价持续时间较短,导致了中储棉巨亏。中棉协要求企业会员深刻吸取2003年度的教训,全面分析棉花及棉纺织形势,客观判断国内外棉花市场走势,认真重视可能出现的市场变化和由此引发的市场风险,不盲目争收抢购,不参与哄抬价格,防止棉花市场价格出现大起大落。
据了解,10月14日上午,国家发改委已召开棉花宏观调控联席会议,进一步分析形势,研究稳定棉花市场的措施。纺织工业协会、家纺协会等相关行业协会已下派调研小组,研究棉价暴涨的深层次原因。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