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给患者注射“假药”,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的“眼科门”事件近日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在上海市有关部门的阳光介入下,“眼科门”事件并未就此销声匿迹。
“眼科门”用药确认为假药
据媒体报道,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股22日通报了最近的调查进展:“眼科门”中所使用的“阿伐斯汀”(英文名Avastin)注射液为假药,此案件已移送有关司法机关。
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病事件发生后,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涉嫌的瑞安诊所和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了立案调查。经罗氏公司总部和上海市药品鉴定机构分别对查获的四瓶药品的包装材料、说明书和产品品质进行鉴定,确定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使用的、标示为罗氏公司生产、批号为B6001B01的Avastin药品为假药。
目前,案件已移送有关部门立案侦查,上海市政府有关部门将对上海市范围内违法经营、使用药品的单位和责任人依法严肃查处。
最低获赔2000
针对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61名眼疾患者出现不适反应的事件,9月22日,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外通报了调查结果。通告称,通过对涉嫌的瑞安诊所和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调查,同时确定在市一院造成本次事件的阿瓦斯汀注射液为假药。
从上海市瑞金医院处获得证实,通告中的 “瑞安诊所”即为上海瑞安肿瘤诊所。该负责人表示,瑞金医院并不直接参与瑞安肿瘤诊所的管理。
有关人士指出,根据我国药品管理的有关规定,假药并不一定为仿冒药品,问题还是应该出在药品进货环节。
此外记者从患者处获悉,截止9月23日下午,第一人民医院眼科还有12个人尚未出院;医院对出院患者支付的最低赔偿金为2000元人民币。
三十家医院有牵扯
据南方周末报道,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111名患者被“召回”,缘于该医院用主治直肠癌药阿瓦斯汀作为治眼药出现异常情况。上海市以此种疗法闻名的还有新华医院等。保守估计,目前全国至少有三十家医院开展了类似治疗或研究。
这种药物在国内既未上市,其治眼药的适应症也未获批准,而许多医院却把这一非法来源的药物作为“特效药”推销给患者。
通过球内注射阿瓦斯汀治疗黄斑变性等疾病,按照眼科副主任孙晓东的说法,市一医院3年前就已经开展了这种治疗。2007年9月,在一篇发表于《眼科新进展》杂志的论文中,孙晓东和他的合作者详细描述了阿瓦斯汀用以治疗眼部疾病的前景:“……注射局限于眼内,对全身影响不大,较少引起全身副作用。并且玻璃体内注射简便迅速,方便患者的同时减少痛苦,容易普及,价格便宜,并节约了医疗资源……”这种疗法几年内迅速普及。除了市一医院,上海市以此种疗法闻名的还有新华医院,北京则有协和医院。保守估计,目前全国至少有三十家医院开展了类似治疗或研究,其中不乏四川华西医院、北大医院等知名三甲医院。
在市一医院,南方周末记者发现,注射阿瓦斯汀的病人当中,除了作为主要适应症的黄斑变性病人,还有青光眼、白内障、高度近视等病人,几乎囊括了所有眼底急、慢性病。
多名接受治疗的患者从医生处得到的信息是:这种药物是治疗他们疾病的惟一办法。一名在市一医院接受治疗的患者对南方周末记者说,医生告诉他,如果不打阿瓦斯汀,就要打一万多元的一种针。不过,南方周末记者采访的多名患者均称,打完阿瓦斯汀后,原病情仅能短期好转,过一个月还得再打。而市一医院发给病人的“注射须知”中也称,“反复玻璃体内注射治疗是必须的”。
在市一医院,病人每次“打针”均需排起长队,以至于出现了从中“倒号”的“黄牛”。而北京协和医院据说更甚,一位曾在两所医院均接受阿瓦斯汀注射治疗的患者说,正是因为在协和医院的患者太多才改在市一医院注射。而上海新华医院由于价格较高(据说每次的药费和手术费均为500元),也使得更多的上海患者来到市一医院“打针”。
事实上,市一医院“出事”之前,阿瓦斯汀玻璃体注射术已经成为一种“主流”的眼病疗法。今年3月份在上海召开的全国眼底病会议上,提交大会的论文中,有52篇谈及阿瓦斯汀注射治疗,共涉及33家医院。
北大人民医院眼科专家赵明威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阿瓦斯汀已是国内眼科临床公认的治疗老年黄斑变性的特效药,(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事件)并不会影响该药继续在临床上用于黄斑变性的治疗。
曝医药流通黑幕
据南方日报报道,近日有业内人士透露,并未在内地上市的“阿瓦斯汀”是医生通过灰色渠道从境外药品市场获得的,这早已成为业内新的潜规则,希望有关部门查个水落石出。
之前,“看病贵”的根源是药品流通环节层层“扒皮”所致,这已经不是秘密了。现在,又来了个医生参与倒卖未获准国内上市药来谋取利润的新动态,看来“看病贵”之外又增加了“看病安全”的问题。一个“眼科门”暴露的医药行业的问题可真不少。
“药商分两种,一种是国药那种,做代理批发配送的;另外一种是"大包商",专门做"带金销售",也就是给回扣。”业内人士介绍,在药厂———医药公司———医院/药店———患者的“明线”之下,一种药品从研发到患者手里还需要经过一条“暗线”:批药号、批价格、各地价格备案、进医保、招标、进医院、进科室。
在这个漫长的流程中,除去药监局、发改委、物价局、各地方政府医保办等相关部门,光在医院这一环节,就要经过院长、药事委员会、药剂科主任、各科室主任、医生等。活跃其中的药商,从总代理的“大包商”到分代理再到基层的医药代表,在走每一个环节时往往都要花钱办事,药品到达患者手中时早已经过了层层加价。
“一般药品零售价可能是成本的10到15倍,而像化疗药等独家、新特药更可高达上百倍。”这位业内人士说,虽然上海“眼科门”事件中的药物未进入医保的普通药品,但事件成因也可能因此与目前药物流通体系密切相关,医生敢用这种违规的做法赚钱,和行业潜规则下全行业的腐败是有关系的。
该人士表示,虽然“眼科门”造成的是患者身体的损害,但医药潜规则所造成的腐败成本影响其实更大。虽然所有的腐败成本都是由代理商、经销商预先垫付的,但最后埋单的却是患者。“而那些进医保的药物,更是等于用纳税人的钱在养医疗体系的腐败。”
医生参与倒卖嫌疑大
几位从事药品销售的资深人士告诉记者,未经国家药监局批准的药物品种,是不能列入医院采购目录的,也就是说,医院无法以集中招标的方式买入这种药品,更不用说销售了。
但是,医院没有销售,并不意味着医生没有参与。这几位从事过多年进口药物销售的人士透露,没有医生的参与,就连一个正规的药物也难以打入医院。医生仅仅解释为“患者自行购买回来给大家使用”是站不住脚的。《Avastin注射须知》或《知情同意书》可能只是假象。
“一个没有上市的药物,只有两种途径可以流进医院,一种是医生以临床试验的名义从厂家拿来的非卖品,另一种是国外走私品。既然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否认是医院提供的,那么,更可确定是境外来的。譬如香港。”这几位业内人士分析道,“建议有关部门查一查。”
“阿伐斯汀”注射灰色链条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为患者注射“阿伐斯汀”治疗黄斑变性,至今已是第四年。“阿伐斯汀”注射已经形成一个灰色链条。“阿伐斯汀”,这种在中国内地没有批准上市的药物,却在内地的临床中使用多年。一条严重违法的地下倒药暗道,在此次“眼科门”后得以暴露。
多家医院的眼科医生指出,尽管“阿伐斯汀”在全球批准的所有适应症中都不包括眼部治疗,但多国的临床实践均发现,此药物对黄斑变性有一定疗效。香港食物及卫生局局长周一岳曾介绍道:“虽然安维汀(即阿伐斯汀)的注册用途并非治疗湿性老年黄斑变性,但在注册适应症外使用该药物用于治疗湿性老年黄斑病变,在国际间颇为普遍。”
有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对于黄斑变性并没有针对性的治疗药物。从目前已有的治疗手段来看,激光治疗的危险性较高,光动力疗法(PDT),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的一次治疗的报价为16500元。从用于玻璃体内的注射药物来看,目前,同样由罗氏公司生产的Lucentis已通过了美国药监局批准用于治疗黄斑变性,然而一只注射剂的价格也是相当昂贵,接近2000美元。
一位患者向记者计算了他一次注射的费用开销:与“阿伐斯汀”注射相关的可乐必妥滴眼液、其他的片剂针剂以及注射前的验光、眼底检查费用总计480元,均有相关发票;注射时缴付的药品注射费用为200元,没有发票或者收据。据了解,每名患者所付的药品费用,大致在150元到200元不等。这样算来,一次注射的费用总计不到700元。相较该病其他的治疗方法,的确便宜。
而从院方来看,同样也是有利可图。一支“阿伐斯汀”注射液可供40人注射,那么注射剂费用总计在6000~8000元,而其他检查费用总计可达2万元。
香港金宝大药房的工作人员表示,一支100g/4ml的“阿伐斯汀”在店内的零售价为4400元港币,不需要处方单即可购买。另外在网上查询到的同剂量“阿伐斯汀”销售甚至低至一支人民币2000元。(编辑:王子涵)
(中国经营网)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