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上午11点,河南省商城县鲇鱼山乡下马河村,3岁的留守儿童岳青的高烧最终被证明与蜱虫无关,此前3天他曾连续高烧,让家人和同村人十分紧张。从去年5月底,该村接连发生三起蜱虫咬人事件,高烧已经成了下马河村人的梦魇。
据卫生部门通报,部分省份已发生蜱虫咬人致死事件,其中截至9月8日,河南省共监测发现此类综合征病例557例,死亡18例。重点集中在信阳市商城县、河区、光山县和平桥区。
在位于信阳市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征”定点治疗单位——解放军154医院,岳青的爷爷说,“确诊和蜱虫无关后,现在已经退烧了,准备明天出院。”此次治疗一共花费1000多元,最大的支出是到信阳的包车费。
“蜱虫闹得人心惶惶的,以前感冒吃点药就行了,现在谁也不敢耽误”,老人说,一些村民为了防止狗身上的蜱虫咬人,干脆将自家的狗打死埋掉。
如果蜱体内没有携带(感染)致病的病原,人和动物被叮咬后不会致病。真正的 “凶手”是经由蜱虫传播的病原。根据文献,蜱虫可携带多种病原,包括寄生虫、细菌和病毒,所以可能传播多种病原。而关于此次事件的病原至少已有两种观点见诸报道——嗜吞噬细胞无形体 (Anaplasmaphagocy-tophilum)和“新型布尼亚病毒”。两者究竟 “谁是真凶”,抑或是“同犯”仍待考察。
谁是“真凶”?
实际上,“新型布尼亚病毒”是否是“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病原仍有疑点。河南省疾控中心副主任许汴利就说过:“我们从2007年就开始监测,当初考虑到无形体,目前从患者的血清中分离的无形体很少。但是在治疗上,这个病对四环素类药物又很敏感,所以,目前疑惑很多。”一般认为,无形体对四环素类药物敏感,而病毒对之不敏感。
多位专家称,中国疾控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所从人体样本和蜱虫中都分离到了新型布尼亚病毒。新型病毒究竟新在哪里,该所所长李德新对本报记者表示“不方便说”。对于抗生素对感染病毒病例有效的困惑,“不好解释”。
布尼亚病毒科 (Family:Bun-yaviridae)是一个大类,布尼亚病毒科病毒自然感染见于许多脊椎动物和节肢动物(蚊、蜱、白蛉等),对人可引起类似流感或登革热、出血热及脑炎。
李德新认为,可能是无形体病和“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并存。但哪一种类型的病例比较多没有确定。
就是同一中心,也有不同观点。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所所长徐建国向本报记者介绍说,传染病所参与了从蜱虫和病人样本中分离病原的工作。在他们的检测中,没有发现感染无形体的病人,“肯定是病毒,不会是无形体了。”
另一个反对声音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感染科副教授揭盛华。他坚持认为此次蜱虫事件的罪魁祸首是“无形体”。他所在的医院收治过60多名此类患者。“我们根本不相信那个 (新型布尼亚病毒)说法!”他给出了两方面的依据证明其观点,一是病人的白细胞降得很低,这与布尼亚病毒感染的症状相反;二是四环素和强力霉素对病人有效,也证明病原是无形体。
卫生部赴河南专家组成员、北大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对本报记者表示:“解决抗生素有效的困惑需要做对照实验,一组用药,一组不用药。”
对此,揭盛华回应:“如果不控制,病情会发展很快。有的病人用了强力霉素还是救不过来就是因为来得晚了。”关于对照,他解释说:“哪个敢去做这个对照咧!用了药,病人的病情很快就控制下来了。没有刻意做对照,但确实观察到早期不知原因的时候,不敢上那个药,高烧就是退不下来,持续烧。考虑到是无形体病,用了药,烧很快就下来了。对这药很敏感。”
药不对症?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一旦确定“新型布尼亚病毒”为病原,就是一种全新的、可经蜱虫传播的病毒性疾病,诊断和治疗的方法都有极大的不同。虽然早在5月就知道 “新型布尼亚病毒”的存在,也可能与河南的病例有关,当地和卫生部专家组仍按 “疑似无形体病”处置,仍沿用抗生素治疗的方式。
“以后确诊为‘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必须排除无形体感染。两者症状都一样,但病原不一样了。如果要确诊的话,最主要的是病原检测。”北京大学医学部传染病系主任徐小元说,“其他病原检测都是阴性,这个‘新型布尼亚病毒’阳性,这批人里大部分都是阳性,有相同的症候群,都在这个地方,再从蜱里分离出这个病毒,才可以确诊。”徐小元是正在制定的新“诊疗指南”的重要参与者之一。
如果致病的原因是病毒而不是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的病原——原核细菌无形体,则临床治疗的方法也大为不同。
对于无形体感染,按照卫生部2008年2月下发的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规定进行,主要使用四环素类抗生素,如强力霉素、四环素。根据文献报道,临床早期用抗生素效果良好。
对于“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由于没有特效药,只能采用“对症治疗”的策略,临床主要以使用广谱强效抗病毒药物为主。据报道,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曾收治过一位来自河北的患者,后确诊为感染了布尼亚病毒,从外地转至该科室时,患者病情已加重,虽然给予广谱强效抗病毒药物,但患者最终未能治愈。
早前有报道称,在发病当地,专家仍建议“对症治疗”,即仍按照“发热兼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症状,采用抗生素治疗。
9月16日,王贵强向本报记者证实:“在河南当地,还是用抗生素治疗,还是按无形体病治疗。目前的诊断还是疑似无形体。如果确诊是病毒性疾病,原则上不要用抗生素了。在没有确定是病毒的情况下,我们建议使用抗生素。”
河南等地出现遭蜱虫叮咬后,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病例之后,对于这类病因不明确的病症,起初以“疑似无形体病”命名,2010年5月之后,中国疾控中心暂将其命名为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实际上,卫生部的三人专家组去河南的时候并不是针对无形体病而去,“知道有病毒这个事情,”王贵强说,“病毒不是最近分离出来的,5月份开始监测的时候已经有病毒了,这工作就是要进一步明确病毒的存在状态。”
许汴利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透露,实际上,今年5月中国疾控中心就在河南省部分地区已经发现布尼亚病毒感染,其传播媒介可能为蜱。
但河南当地和专家组仍是按照“疑似无形体病”方式处置。“我们评价当地的诊断治疗是以无形体做版本的。病毒还是未知数,尽管我们知道有一些是病毒的,但依据的还是无形体的那个依据。”王贵强说。
定论仍远
吉林大学人兽共患病研究所的陈启军被调来北京进行确定蜱虫病原。他的工作是在分子水平上鉴定病原,检测对象是蜱虫的样本。关于检测手段,他却说“这个东西我还不能完全和你讲”。
对于大概何时能出结论的问题,他说:“我也不清楚,能不能出结果还不知道。说不定这个蜱活力有限,或者不带病原,并不是所有的蜱都带病原。蜱的样本量越大,越有可能找到病原。我们刚开始做,要确定病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与无形体病不同,“新型布尼亚病毒”尚没有确定的临床病例发表,还只能算是“阶段性成果”。李德新表示正在准备相关工作的文章,至于何时会发表,还不确定。
天气正在转凉,蜱虫叮咬的发生将减少。但根据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研究员周金林的说法:“现在因为整体气候变暖,带来很大的问题。蜱虫这种节肢动物和温度关系很大,温度升高,活动时间就延长。如以前只有半年活动,现在可能有10个月的活动时间,叮咬人的可能性增加。另外一个方面,蜱虫分布范围向北纬扩散,本来以前到了山东就没有蜱,现在温度升高,山东也有了。时间和空间上,蜱活动的范围都增多了。”而且因为跨境动物运输和人群流动性的增大,蜱也可能随着宿主四处传播。
他还表示,蜱虫叮咬传播疾病的上报案例上是上升了。“这也和现在人们检测手段的提高和对疾病防控的重视程度有关。不过日常情况下,碰上一个带毒的蜱的概率还是比较小的。但是某些地方,带毒的蜱分布比较多且固定,像河南发病的地方碰上带毒的蜱的概率就相对高,这些地方就相对比较危险。”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