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昨天,国家统计局发布8月份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数据,其中8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5%,涨幅比7月份扩大0.2个百分点。这也是22个月中的最高增幅。从今年1至8月份的累计情况看,全国CPI同比上涨2.8%。
两个因素推高CPI
8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5%,涨幅比7月份扩大0.2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上涨7.5%,非食品价格上涨1.5%;消费品价格上涨3.8%,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4%。
分析CPI升至3.5%的原因,首先要看这3.5个百分点的构成。根据统计局测算,翘尾因素为1.7个百分点,新涨价因素为1.8个百分点。翘尾因素为技术因素,新涨价因素源自何方是问题的关键。
农产品“贡献”很大
“新涨价因素主要是部分农产品价格上涨带来的。”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指出,8月份粮食价格同比上涨12%,鲜菜价格上涨19.2%,肉禽价格也有不同程度的上涨,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对新涨价因素“贡献”了70%左右。
分类别看,CPI中八大类商品价格8月份同比六涨二降。其中,食品价格上涨最为突出,达到7.5%,居住价格上涨4.4%,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上涨 3.3%,烟酒及用品类价格上涨1.5%,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1.2%,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上涨0.4%;衣着类价格下降 1.2%,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下降0.6%。
“涨价因素多不可持续”
“8月份的CPI没有超出预期,大家都能看到新涨价因素较多,但许多新涨价因素不具备可持续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分析,当前我国粮食储备水平很高,对粮价的调节能力强,而且今年粮食产量依然不低,粮食供求关系稳定,粮价没有持续大幅上涨的基础。猪肉价格前一阵子跌破盈亏平衡线,目前是恢复性上涨,对未来生猪生产供应有好处。而蔬菜的生长周期很短,洪水过后菜价很快会稳定。
未来上涨下行因素并存
国家统计局认为,未来CPI上涨因素和下行因素并存。“部分农产品价格存在一些上涨因素,但整体看下行因素可能会更多一点,翘尾因素也逐步回落。”盛来运说。
“如果后期通胀预期管理得当的话,全年CPI控制在3%左右的预期目标还是可以实现的。”盛来运说。
综合新华社等媒体报道
■ 观点 专家称CPI涨势是强弩之末
据新华社电 业内专家认为,当前CPI持续攀升的态势已是“强弩之末”,随着灾害性天气等多重通胀生成因素影响逐步减弱,物价趋势性拐点正在到来,CPI有望见顶平缓回落。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认为,3.5%差不多已经是今年年内的最高点了。“CPI从去年7月份之后就开始上涨,同比基数的变化会减轻年内CPI继续上涨的压力。下半年随着基数值逐渐走高,翘尾因素正效应将逐渐消退,CPI将逐渐回落。”
交行金融研究中心认为,全球经济复苏前景仍不明朗,整体经济下行的大趋势目前并没有本质性的改变。在此背景下,物价上涨无法持续。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11日发布研究报告认为,CPI翘尾因素在6、7月份达到2.1%的年内峰值,此后将逐月回落;PPI翘尾因素已早于CPI翘尾因素开始减弱。在翘尾因素决定CPI和PPI走势的情况下,未来CPI、PPI涨幅将逐渐回落。
报告预计,如果没有其他突发性因素并在政策及时的调控下,2010年全年CPI同比涨幅可能在2.5%-3%之间,总体通胀水平将处于相对温和的状态。
■ 焦点
建行研究员 上调利率可能性不大
据新华社电 “数据显示8月银行体系流动性较6月和7月宽松,货币市场利率趋于稳定,货币流通速度加快。”中国建设银行高级研究员赵庆明认为,M1增速下降说明企业经营活跃程度仍在下降过程中。
“另外在资本市场相对不活跃期间,通常存款定期化程度趋高,这也部分促成了M1和M2出现一减一增的变化。”赵庆明说,“8月M2增速反弹一方面与存款大量增加有关,另一方面也说明经济活动减速并没有预期的那么快。”
刘煜辉指出,在经济尚未全面回暖之前,上调贷款利率的可能性不大。
申银万国和兴业银行 加息必要性不大
中国人民银行昨天公布的金融数据显示,8月份广义货币同比增长19.2%,广义货币增速较上个月明显反弹,同比增速结束了连续8个月的逐月下降趋势,这可能推动流动性过剩,从而助推通胀,再加大调控压力,加之CPI数据创新高,这些会不会增加加息的压力?
对此,申银万国分析师李慧勇认为,目前CPI涨幅较高,通胀压力较大,央行的确存在加息压力。但是否加息应当取决于经济状况是否过热,而目前经济实际上已经从过热回到了正常化状态,因此加息必要性不大。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则表示,虽然CPI继续上升,但因经济减速,其最终将在11月份之后开始出现下落,因此,加息在年内没有任何可能性。
本报记者 苏曼丽
北大经济学教授 加息还在观望中
8月份经济数据发布之前,一些媒体多猜测,认为中国提前公布经济数据,为意外加息铺路,而周末股市休市可以消化消息。
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曹和平认为,汽车和房地产行业是相比对利率变化较为敏感的行业。如果宏观经济有意治理经济增长过热,便会动用加息手段,但目前加息还处在观望阶段。
■ 影响
两大因素不明 下周股市仍将震荡调整
据新华社电 房地产调控措施是否会再度加码和通胀因素的影响究竟有多大,当前尚不明确,将制约市场反弹空间。
有业界人士认为,房地产调控以来取得一定效果,但近期部分城市房地产交易的价量齐升引发市场对于房地产调控再度升级的猜测,房产税等调控措施也成为悬挂在股市上方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制约大盘向上突破的动能。
另一方面,8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创下年内新高,连续数月的负利率已引发强烈加息预期。
展望后市,招商证券首席策略研究员陈文招倾向于认为市场仍会调整一段时间,以双边波动为特征的市场格局并没有改变,未来盘整态势如果被打破,方向将取决于房地产价格、通胀和政策预期、流动性之间的博弈。
宏源证券高级研究员何一峰分析认为,下周市场可能还是震荡为主。
气温降洪灾减供应增 9月菜价以降为主
据新华社电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8月份大部分蔬菜价格环比涨幅较大,主要是受高温天气和南北方洪涝灾害共同作用的结果。
据新华社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监测,8月份,21种监测蔬菜平均价格环比上涨8.8%。分品种看,17种价格上涨,3种价格下降,1种价格持平。与去年同期相比,13个主要监测品种平均价格涨幅达21.0%。
按照惯例,处暑(8月23日)过后,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且南北方的洪涝灾害减少,蔬菜市场供应量将有所增加。受此影响,9月份蔬菜价格预计以降为主。
CPI未超机构预期 债市面临上升压力
据新华社电 本周受宏观经济数据尤其是8月CPI数据出台在即影响,债券市场整体走势平稳,投资者观望情绪浓。CPI虽创新高,但与此前机构预期基本相符,短期内债市面临上升压力,后期有望延续震荡走势。
展望后市,不少机构认为,目前,市场关注的焦点在于8月CPI创出新高后,后期能否如期回落。总体来看,近期资金面受中秋和国庆长假因素影响略显趋紧,短期债市或将维持整理行情。从中长期来看,尽管加息预期有所上升,债市调整压力有所上升,但市场出现拐点的可能不大。
■ 发言人回应
中日GDP比较“关键看人均”
本报讯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在回应日本媒体有关“中国GDP总量假象论”时表示,中日GDP的比较专家会做研究和评论,关键要看在人均GDP上中国距离日本还有很大差距。
在昨天的发布会上,有媒体记者问,日前,某日本的报纸写过一篇文章,意思是说中国的GDP只是一种假象。而且中国在海外的游资,特别是在美国的损失很大,目前中国正处于一种通胀的状态,实际上中国的经济总量只有宣称的一半,并询问盛来运是否同意这个观点。
盛来运表示,关于中国的GDP和日本GDP的比较,专家会做一些研究和评论。中国的GDP是否超过了日本这个问题,关键要看到日本人均GDP比中国高十倍以上,中国确实和日本有相当大的差距,所以依然要坚持改革开放,发展经济。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