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财经>财经动态>  正文

ST轻骑重组 实惠难敌军工概念落空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9/12/2010 16:46:00   来源:证券市场红周刊

  

■ 《红周刊》特约/北京 田刚

ST轻骑(600698)9月3日发布了《重大资产置换暨关联交易预案》对公司进行资产重组,然而公司的股价却未能如其他重组公司那样一飞冲天,相反在复牌当日却以跌停报收,次日仍然被封在跌停板上。如此有悖于“常理”的怪异走势,到底是因为什么?

是重组前累计涨幅过大吗

公司的重组预案中披露,“停牌前20个交易日累计涨幅为28.14%”,而同期上证指数上涨了10.67%,摩托车行业板块更是上涨了21.83%,这样的股价波动明显不能划入“累计涨幅过大”的行列,与近期刚刚进入煤炭行业的安源股份停牌前29%的涨幅以及复牌后连续4个涨停板的强势走势相比,更是遥不可及,无法相提并论。

是资产重组方案不够实惠吗?

从公司公告中看出,此次拟注入的湖南天雁公司主营业务为涡轮增压器,是发动机的关键零部件之一,正迎合了当下火爆的汽车市场需求。从湖南天雁的盈利能力来看,2008年度实现净利润1879万元,2010年上半年就实现了净利润4048.57万元,折合全年净利润为8097万元,最近三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07.59%,是众多贴满了“高科技”、“新兴产业”标签的公司都望尘莫及的。要知道,就连增长率最为亮丽的中小企业板也不过才实现了50%多的同比增长,更别提以高增长为主要特征的创业板那可怜的26%的同比增长率了。

是注入资产作价太高吗?

从公告中看到,ST轻骑原有资产账面净值2.8亿元,评估作价6亿元,增值率为114%,而拟注入资产账面原值2.66亿元,预估值仅为3.7亿元,增值率为39.1%。要知道,溢价了一倍以上的置出资产是连年亏损的资产,仅2010年上半年就亏损了1814.37万元;而仅溢价了不足四成的置入资产却是净资产收益高达30%的盈利能力极强的资产,在这一出一进之间,ST轻骑获得了多大利益不言自明。

更加难能可贵的是,针对此次注入资产的直接评估采用了充值成本法,如果按照湖南天雁2010年上半年的净利润水平,参照鼎盛天工、海通集团等公司资产重组时采用的约10%的加权折现率计算,拟注入资产的评估价值将超过10亿元。然而控股东东却没有采用这一“流行”的评估方法,相反却甘愿以“置换资产价值差额”的名义,将2亿多元的现金注入上市公司,如此慷慨的控股股东实为罕见。

军工概念成泡影

那么为什么ST轻骑公布重组预案后股价不涨反跌、乃至连续跌停呢?我认为主要原因就在于预期概念的落空,ST轻骑的实际控制人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所拥有的资源,曾令市场对其浮想联翩,再加之同属于军武系统的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旗下的上市公司中兵光电,华丽转型为精密光机电、遥感信息系统和智能控制等尖端领域的代表企业,以及此间股价上涨数倍的财富增值带来的示范效应,更令市场对于ST轻骑的转型翘首以待。

正所谓“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当预期中的导弹、火控、光学产品的概念成为泡影,取而代之的只是令炒家感到“牙碜”的发动机零部件,怎不令市场上追逐概念炒作的游资们失望万分,继而用脚投票将股价“踢”倒在跌停板上。尽管通过此次重组能使ST轻骑的经营状态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尽管还能够获得2亿多元现金的实惠,却仍然难敌军工概念破灭的“利空”。

客观地说,在ST轻骑跌停的阴影中,控股股东并未扮演不光彩的角色,反倒是重概念、轻价值的股市游资,充当了ST轻骑资产重组的“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