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出生在广东南海,却是一个老珠海人。
他最初在家乡履政,1983年调任珠海代市长,后任珠海市委书记、市长。在珠海为官16年,他是中国经济特区里主政时间最长的官员,邓小平两次南巡时他陪同左右并汇报工作。
然而,自珠海经济特区成立以来,他却是历届领导里最有争议的一位。随着同是经济特区的深圳脱颖而出,珠海却渐渐显露疲态,争议就尤为猛烈。
说他好的话是:大刀阔斧搞了一些大项目,建立了珠海的交通网络;而批评他的话是:过早拒绝三来一补企业,使珠海民营经济发展不足,加上过度的负债投资,让珠海后十多年都在债务中纠缠。
他就是75岁的老人、被称为“梁胆大”的原珠海市委书记梁广大。9月7日,梁广大接受了《华夏时报》记者的专访,对外界的各种褒贬,纷纷给予了回应。
为何拒绝三来一补?
《华夏时报》:1983年您来珠海任代市长后,一般的企业都进不来,中小企业很难在珠海发展,导致今天民营经济一直不活跃,当时为什么把门槛放得这么高呢?
梁广大:这是我在来珠海之前总结的教训,1970-1982年我在南海工作,是靠近广州的一个县城,文化大革命结束后要求发展市场经济,但是靠农业致富又很缓慢,后来我们就投资建厂,每建一个厂,就富了一个村,村民都很高兴。
问题是,后来我快要离开南海的时候却发现,很多地方都污染了,南海的平洲公社叠北大队搞了一个毛巾厂,未搞之前农民在河里游泳、洗衣服洗菜,后来我快离开时到那里看,本来很清澈的河水变成了褐红色,都发臭了,后来还要县里拿钱出来,从佛山引自来水供农民饮用。还有几个厂如做牙膏包装的厂、盐部公社的厂,用垃圾填池塘,后来污水渗入地下,造成了很大的污染,很多村民得了肝癌、肺癌。
来到珠海后,我就决定,珠海搞工业一定要设门槛,有污染的都不要,包括漂染厂、玻璃厂、皮革厂、化工厂、炼油厂、炼铝厂、造纸厂、纺织厂、电镀厂、水泥厂等十多种都被排除在外,当时有个项目是台湾的,合同都签了,但我们去考察的时候发现有两个大烟囱,后来就没让办了,只要有污染的项目大都被我枪毙了。
《华夏时报》:有声音说您是一刀切,珠三角很多城市都是靠三来一补起家的,他们八十年代都很好地抓住了香港和国外的产业转移,有了基础再慢慢升级转型。
梁广大:这是你们不了解珠海,我始终认为我的思路是对的,英国在工业化时期污染严重,后来花了那么大功夫去治理泰晤士河,先发展后治理的代价是很大的,珠海现在的环境,是花钱买不来的。你们不能拿珠海跟深圳比,深圳挨着香港,香港经济发达,辐射比较大,珠海挨着澳门,澳门除了博彩业、娱乐业外什么产业都没有,对珠海的帮助很有限。而且珠海特区面积很小,最初只有6.18平方公里,后来两次扩容,面积也不到深圳的三分之一,先天条件就不足,施展不开来。
几十亿负债算什么!
《华夏时报》:那珠海靠什么发展?
梁广大:很多人都批评珠海的城市定位摇摆不定,其实我来之后,定位就是清晰的,以工业为主,辅助发展农业、旅游、房地产等业务,我当时就提出以大港口带动大工业的发展,不建立深水港,肯定是停不了多少吨货轮的。
《华夏时报》:但工业一直没发展起来,港口的货运量也严重不足,当时您还搞了很多大项目,如大机场、赛车场、广珠铁路等等,但都是投资大回报小,很多人说如果这些钱当时用来干实业,也许珠海今天不是这个局面了。
梁广大:放眼全国,但凡大城市,海陆空交通都是必备的,要发展经济,就必须用大项目来把城市架构搭起来。珠海大量招商引资,当时没人愿意来,就是交通太不方便。每一个集装箱运到香港,从深圳出发需要300多块钱,珠海运过去要3000块,运费就高10倍,你要人家怎么来投资?我当时修建珠海大道,通往机场和港口,很多人骂我不务正业,但现在这条路的宽度不够用了,还要加宽。
《华夏时报》:政府一直负债投资,光机场建设就花了69亿元,但客流量太少,开通后十来年都没盈利,您的想法很超前,但推迟十年建设会不会更好呢?
梁广大:当时只花了69亿,但如果放到今天来建设,也许要200亿,建珠海机场没有错,问题是后续没有管理好,没有把业务做起来,有些领导根本不愿意去外地拉客,广州、深圳机场来珠海设了八个候机点,你说可笑不可笑,珠海自己有机场,但这里的客源还要被广州、深圳分走,怎么能做得好?通往机场的高速公路都没有,交通配套设施做得也不好。
《华夏时报》:政府搞这些大项目的钱从哪里来?
梁广大:搞这些项目,我都没有问中央要钱,证明了我们没钱也能办成事,当时招商引资比较难,政府也没钱,怎么办?我就想到了用土地生财,把土地搞成七通一平,土地值钱了,珠海这么多地,值上千亿,就可以从银行做抵押贷款。很多项目没搞成功,是因为我卸任后思路变了。
《华夏时报》:但您借了很多钱,后面的接班人都在还债,珠海这几年没钱搞建设了,之前卖的土地很多还没开发,还有很多烂尾工程。
梁广大:珠海的土地现在还有一大把,越来越值钱。相比我建起来的这些资产值,政府几十亿的负债算什么!人就是要敢为天下先,敢闯敢试。
《华夏时报》:不可否认,发展那么多年,珠海的经济总量还是很小。
梁广大:珠海总量是不大,但人均GDP是广东第一。
《华夏时报》:人均多,是不是因为珠海人口控制很严格,总共才一百多万人?
梁广大:话不能这么说,人口总数是要跟经济总量相适应的。
《华夏时报》:回顾您十多年的任期,做了很多成绩,但有没有需要反思的地方?
梁广大:没有,我觉得我的思路没有问题,做法也没错过。
(陈小瑛)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