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财经>财经动态>  正文

电影贴片价格十年不变 广告太长引发投诉(图)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9/07/2010 01:08:00   来源:东方早报

  

电影贴片价格十年不变 广告太长引发投诉

被看好的电影广告市场在发展中正面临诸多“成长的烦恼”。基美资本董事长高敬东表示,在所有的广告形式中,最看重电影贴片市场,“大屏幕的广告,它的广告到达率很高,最适合做品牌传播。”

贴片市场“十年一价”

与其他广告传播方式不同,贴片广告在影院这样相对密闭的空间投放,且观影人群广,传播效果显著。在电影放映前,一般观众都会提前15分钟进场,由于影院环境特殊,观众在这期间不可能进行阅读等其他休闲活动,只能靠看广告打发时间。影片开始前,观众大脑处于兴奋状态,注意力相对集中,所以传播效果格外好。据调查,贴片广告传播成功率几乎可达97.4%-100%。相比其他广告方式,电影贴片广告的千人成本(一种媒体或媒体排期表送达1000人或“家庭”的成本计算单位,可用于计算任何媒体、任何人口统计群体及任何总成本)也明显低很多。

相关人士表示,“电影贴片市场价格‘十年一价’。早在十年前,一场电影的贴片价格就是每场60-80元左右,然而十年过去了,在中国电影年票房即将突破百亿元的时代,电影贴片的价格还是这个价。”

另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国产电影的贴片长期以来高于引进片,国内电影贴片可以卖到每场60-80元,而国外电影有时只能卖到每场20-30元,并非是市场因素决定,而是中国电影的垄断所致。

而电影广告时间太长引起的观众投诉更不在少数。由于映前广告与贴片广告由不同的市场主体运营,层层叠加产生的负面效应已经不可忽视。

例如,今年某大片放映前,多个商业广告排队播出,从汽车到雪糕,从洋快餐到通信商,再到新片预告。等到影片正式开始时,观众已经进场了25分钟。本来就长达150分钟的影片,再加上25分钟的广告,总长度接近3个小时。

关于“贴片广告”的争议,最著名的案例就是张艺谋《英雄》上映时,因长达十多分钟的贴片广告,杭州一位律师就将电影院和新画面公司告上法庭,认为电影院在电影《英雄》前放映贴片广告却未作出任何明示,侵犯了他的权益。最后的判决结果是这位观众获胜,理由就是知情权。

“约定俗成的规定”

目前政府并没有对电影广告放映时间做出明文规定,各个公司采用的都是约定俗成的规定。

查巍告诉早报记者,央视三维将映前广告自动控制在十分钟之内。但其实根据CTR市场研究公司的数据,每年上映的约180部电影中,有贴片广告的才40部左右,其中贫富不均的情况非常多,平均每部电影贴片才1.3条。

但正是这贫富严重不均的几部电影,往往是几部市场反映特别好的电影,广告客户都扎堆投向这几部,因此出现广告总时长过长的情况。

央视三维副总裁查巍表示,在取得客户认可的情况下,央视三维有时会采取贴片上映第一周不做映前广告的方式,以换取一个较恰当的广告时长。但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

据悉,为了规范对贴片广告的管理,中国国家广电总局和国家工商总局于2004年7月15日联合发出《关于加强影片贴片广告管理的通知》,针对贴片广告中出现的时间过长、内容庸俗、格调不高等问题作出明确规定。该《通知》规定,电影贴片广告不得占用影片放映时间,影院须公示贴片广告的放映时间,未经电影版权方同意,任何单位不得随意搭载、删减广告。

2009年7月,广电总局电影局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电影贴片广告和映前广告管理的通知》明确规定:贴片广告、映前广告一律加在《电影片公映许可证》前,并在电影票面上标注的放映时间前放映,不得在电影放映中播放广告。发行、放映单位应严格履行合同,加强管理,未经版权方或合作方同意,任何单位不得删减、替换贴片和映前广告。

但这些条规在现实中均面临多种执行难问题。

艺恩咨询副总裁郜寿智表示,贴片市场和映前市场的火热,是广告代理公司的一个商机。通过2009年中美两国影院收入的对比可以发现,中国卖品收入和广告收入占票房收入的比重约为8%,远低于美国的50%。

据艺恩咨询统计,影片作为电影广告的载体近年呈现繁荣发展景象,从2005年以来优秀影片数量快速增长,年度票房收入过亿的影片由2005年1部增长到2009年的12部,增长12倍。影院是该类广告的另外一个载体,中国影院数量从2005年的1243家增长到2009年的1687家,预计到2012年突破2400家。

整合后的影院资源和新的广告投放模式带来了市场的繁荣,也提供给广告主更多选择。而模式与由此而来的管制问题仍将是各公司探索的主题。

(东方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