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财经>财经动态>  正文

中国出版集团聂震宁:数字出版或成追赶捷径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9/04/2010 10:37:00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9月4日电 (记者 李亚红 齐鹏)北京地铁里手捧电子书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数字出版带来的阅读革命悄然兴起,电子书正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年青一代的阅读方式。

虽然我国出版产业近年来发展迅猛,但我国的传统出版业仍处于全球落后位置。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总裁聂震宁认为,数字化出版领域,中国与世界先进国家在同一起跑线比拼,将为中国出版业追赶国际同行提供机遇。

数字出版井喷

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8月30日至9月3日举行,首次专门设立1500平方米的数字出版展区,电子书、平版电脑、点读机、手机报、数字书苑等数字产品数不胜数。这些数字产品,既展示了数字化出版的新成果,又充分反映了数字化时代人类的新阅读方式。

2009年,中国数字出版营业总额首次超过传统图书出版总额,达到799.4亿元,同比增长50.6%。荷兰威科集团首席执行官、执行董事会主席南希·麦肯思基认为,中国出版业的数字化趋势已显现,出版业正在从传统形态向数字出版形态转变,威科集团在中国的市场机遇主要在数字领域。

中国传统出版企业也积极参与到数字出版竞争中。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工具书在线”“百科在线”等多个数据库建设进度加快。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推出了“辞海”阅读器。广东出版集团、江西出版集团成立数字传媒公司。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总裁聂震宁说:“传统出版企业的积极参与,是数字出版作为新兴产业趋向成熟的标志,这意味着数字出版真正有了内容支撑。”

成长遭遇烦恼

中国的数字出版市场虽已经取得巨大进步,但整体数字出版产业规模看比较小,而国外数字出版业在商业模式和技术条件上都较为成熟了。高等教育出版社社长李朋义认为,传统出版业与数字技术结合,将提升出版业的发展空间和速度,但如何谋求新的盈利和发展模式,这是巨大的挑战。

“中国传统出版机构在数字出版业务上成功案例不多。”聂震宁认为,中国数字出版商业模式不合理的问题非常突出。当下中国的数字出版包括作者、出版社、技术提供商、电信或移动运营商诸多环节。

所有环节都想“做老大”,技术提供商启动最快,占据了产业链条中的强势环节,软件开发一旦成功,其下载边际成本越来越小,形成以复制传播为主导的出版方式,造成整个行业不和谐、不稳定。

“现在做手持终端的厂商赚到钱了,但是为电子阅读器提供了内容的出版社有几家赚到了钱呢?”在2010北京国际出版论坛上众多出版社都有这样的困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社长贺耀敏说,出版机构作为内容提供商,只有在合理利益得到保证之后,才可能全面参与到数字出版中来发挥主体作用,才能使健康的数字出版产业链形成,国际出版发展的新路径也才可能真正确立。

内容为王 练好“内功”

在数字化出版大潮中,世界范围内的出版格局和出版市场发生了显著变化,全球领先的传统出版集团都在数字化出版方面成绩斐然。“无论介质如何变化,数字化出版最核心的内容仍然是内容。”美国圣智学习出版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罗纳德·邓恩说。

2009年威科电子业务营业收入占到集团收入的52%,正是因为电子业务的增长,抵消了2009年市场不景气对印刷品订阅的不利影响。兰登书屋2009年得益于电子书项目的拓展,使其在德国、加拿大、英国、美国的电子书销售都有了三位数的增长。

聂震宁说:“出版业最核心的价值永远指向内容,中国出版业什么时候把中国故事在国际上讲好,什么时候中国出版业就具有国际化水准。”

李朋义表示,传统出版企业是有资质又有能力提供海量内容资源的重要供应商。技术提供商已经认识到这一问题,汉王科技等技术提供商一直在与国内外传媒、出版集团谈内容合作。

现在很多大的出版社都在创建自有品牌的电纸书。亚马逊的电子书阅读器Kindle拥有近40万册正版电子图书、29种杂志和38种报纸可供使用者购买、下载。上海世纪集团、中国出版集团等出版商纷纷推出自创品牌的电纸书。中国出版集团公司还启动了工具书、百科、古籍、翻译等多个数据库建设,对语料资源、文献资源、出版资源进行整合。

在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外研社整合英语教学资源推出“新标准英语网”,融汇了教师教学和学生自学需求的多种功能,为用户构建起个性化的互动教学环境。

版权机制的合理设置是目前数字出版业急需解决的问题。“如果网上到处都是免费的图书,谁还会付费下载?”聂震宁说,“没有严格的版权保护,这个产业是做不起来的。”

李朋义建议,保护版权就是构建数字化出版合理的产业链,解决作者、出版社、技术提供商、电信或移动运营商各个环节的利益分配问题,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杜绝盗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