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南昌8月31日电 (记者 余孝忠 陈春园) 锂电新能源产业合作推进会8月31日在江西宜春举办,与会的300多家国内外企业共签约39个投资项目,签约额达457亿元。
此次推进会由中国工信部、科技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和江西省政府联合举办,目的是搭建合作平台,促进产业交流,强力推进宜春打造“亚洲锂都”。
锂是生产锂离子电池的基础原料。目前,宜春探明可利用氧化锂储量约200万吨,其中世界最大的锂矿山——宜春钽铌矿可开采氧化锂占全国的31%、世界的12%。
此前,这里的锂矿资源一直作为矿石出售而没有任何的精深加工。从2008年开始,宜春市积极推动规划锂电产业的发展,倾力打造锂产业链条,以形成完整的新能源经济,打造“亚洲锂都”。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会长康义表示,近年来,中国锂产业特别是锂离子电池产业发展迅速,但与国外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必须依托国内资源优势,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着力突破关键技术,全面提升锂电新能源产业技术水平。
宜春是中国设立的首个锂电新能源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近年来,宜春市立足资源优势,发展新能源产业,并启动了钽铌矿扩能改造工程。工程完工后,矿山日处理矿石能力将提高到7000吨,矿产品锂云母年产量可达16万吨以上,可支持年产电池级碳酸锂2万吨,相当于2009年全国总产量。
根据经中国工程院士和知名专家论证制订的《宜春市锂电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当地正在建设一个20平方公里的产业基地,打造中国最大的动力锂电池生产基地和35万辆以上锂电汽车生产基地,沿着“锂矿原料-碳酸锂-锂电池材料-锂电池-锂电汽车”的产业链全力推进,计划到2015年实现产值过1000亿元。 “亚洲锂都”的建设,吸引了国内外同行的目光,成为锂电新能源产业的“行业热土”和“产业高地”。短短两年内,当地已有6家企业开工建设,3家企业投产运行。
其中,斯米克公司斥资10亿元着手研发锂电产品;江西本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用低温法从锂云母中提取碳酸锂,率先在国内实现工业化批量生产;上市公司江特集团已成立江西江特锂电池材料有限公司,着手从事锂电池的正极材料研发和生产;锂离子电池大巴车和微型电动汽车也已在宜春成功生产。
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官员刘久贵表示,宜春市在打造“亚洲锂都”过程中,规划先行、定位合理,重视人才、注重创新,起步平稳顺利,启动了锂电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高速列车”。
中国科技部、工信部等部委均表示对宜春市符合国家目标的锂电重点创新项目给予大力支持。江西省政府确定把锂电新能源产业列入全省十大战略新兴产业和科技创新工程,并作为“千亿产业”重点扶持。
江西省政府副省长洪礼和表示,江西省将在审批核准、土地供应、环境评价等方面,对锂电新能源产业重大项目给予重点扶持;将通过强化政府引导,推动锂电新能源产业的多渠道投融资运作,鼓励金融机构对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增加授信额度、优先贷款;将坚持引进技术装备与消化、吸收、创新相结合,大力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创建“国家级锂电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引导支持锂电企业加强科研协作。 江西省政府还考虑建立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包括锂电新能源产业在内的战略新兴产业发展。
此外,围绕锂电新能源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建设,中南大学、同济大学、南昌大学、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等还与当地签订了人才培养、技术研究、成果转化等合作协议。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各国政府纷纷把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作为新一轮产业发展重点。”康义表示,中国政府把新能源等7个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发展重点,突破核心技术,实现产业化,对提升中国国际竞争力具有战略意义。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