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财经>财经动态>  正文

两年保费百亿 产险投资产品审批走出空窗期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8/31/2010 09:23:00   来源:解放日报

  

近日,安邦财险报批的“安邦稳赢投资型综合保险”正式获得中国保监会批准。这也是中国保监会近3年来首次批准财险公司的投资型保险产品,打破了车险产品审批独霸的局面。

销售两年保费百亿

根据保险期间不同,安邦财险此次获批的近“安邦稳赢投资型综合保险”共有10款,保险期间分别从1年至10年不等。

根据批文,安邦财险10款投资型保险产品销售期间为2年,销售总保费规模不得超过人民币100亿元。

今年上半年,安邦财险保费收入37.32亿元,同比增长98%。假设按照这个保费增长速度计算,安邦财险今年年末保费收入有望突破100亿元。如果再加上数十亿元的投资型保险保费收入,那么安邦财险或将能够跻身市场前六。

去年年末,保费规模100亿元以上的财险公司一共只有5家,分保是人保财险、太平洋产险、平安产险、中华联合与大地保险。

车险独大 另谋出路

财险公司利用投资型保险产品迅速拉动保费增长不乏先例,如人保财险在网点销售的、与利率联动的投资型家庭财产保险,华泰财险通过工商银行网点代理的、与资本市场紧密联系的投资型公共交通意外险,两者在停售之前均取得十分理想的保费成绩。

然而,随着资本市场大幅波动,以及新兴车险电销渠道的崛起,非寿险投资型产品开始淡出主流渠道。保监会近3年的产品审批结果显示,中资财险公司报批产品“清一色”指向车险业务;除了车险电销产品以外,就是针对不同情况的车险附加险产品。

沪上一家小型财险公司副总经理认为,公司目前车险业务占比已经超过85%,单一的业务结构不利于实现稳健的盈利目标。然而,如果将企财险和责任险作为业务突破口,那么无异于是同大公司短兵相接,结果可能得不偿失。发展投资型保险产品的策略,能够满足个人消费者对投资和保障的双重需求。

放开投资 应对给付

财险公司经营投资型保险业务,主要风险就是满期给付和退保,这与保险资金实际运作收益密不可分。

不过,保监会放宽保险资金投资渠道和比例,给财险公司经营投资型业务打了一针“强心针”。今年8月31日,全新的《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实施。其中,保险资金直接投资股票市场的比例,被单独提高至上季末总资产的20%;保险资金投资于不动产和相关金融产品的比例合计达到10%。

根据收益来看,财险公司投资型产品表现还是可圈可点的。据华泰财险公布投资报告,截至2010年8月4日, “华泰理财3号”单位净值为1.3902元,较去年年末下跌10.6%;同期,上证指数下跌幅度达到19.5%。

某券商保险行业分析师表示,保险资金收益表现通常能够跑赢大盘走势,这也是监管部门开闸保险资金入市比例的重要考虑。就保险公司而言,由于投资渠道与偿付能力直接相关,因此不会发生保险资金立刻蜂拥入市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