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财经>财经动态>  正文

广东实施“三控”管理 遏制药价虚高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8/19/2010 20:55:00   来源:一财网

  

广东省物价局8月19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自9月1日起,作为全国医药价格改革的唯一试点省份,广东省将对实行政府指导价的药品采取控制最高零售价、实际供货价和流通差价率的“三控”管理。

根据广东省出台的《关于对药品价格实行“三控”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已上市销售的药品,生产企业须在广东相关平台上填报药品实际供货价格进行备案,备案价格按申报药品近一年的平均价格水平申报。按出厂价格高低划分为6个价格区间,每个区间的药品实施不同的价格差率。

例如,以10元以下的药品为例,在批发环节,每次流通的差价率控制在10%以内,累计差价率控制在30%以内。在零售环节,医疗机构差价率控制在25%以内,而零售药店差价率控制在35%以内。

广东省物价局公益价格管理处副处长陈小玲表示,药店零售价总体上还是会低于医疗机构。“零售药店的市场竞争比较充分,由于进货渠道、销售模式优势,所以他们的进货价格比医疗机构低大概10%-20%。但由于需要租金、缴纳税金等,所以药店经营成本要比医疗机构要高10%左右。所以设计这个差率的时候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

今年5月,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曾指出,药价之所以一直虚高,是因为政府在制定药品的最高零售价时定得太高。

对此,陈小玲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最高零售价的定价要考虑很多因素,比如专利药和仿制药成本差别就很大。而通过“三控”模式,对每个产品的价格进行控制,顾及到每个厂家的生产成本差异和流通成本差异,“目的就是要尽量挤掉流通环节中的虚高成分”。

在取消药品加成、对药品流通实施“三控”管理的同时,广东目前开始在湛江展开按病种收费的试点。

湛江市物价局副调研员宿银龙介绍,该市把社保部门实行按病种付费的197个病种定为成本测算的样本病种,汇总了去年该市样本病种的每一个病例实际发生的费用总和(包括检查费等11项费用),测算出了每个病种的平均费用。

他说,考虑到医院在按现行政策收费过程中,不同程度存在开大处方、过度检查治疗等因素,在病种平均成本基础上下调了5%。为降低患者负担,在初步价格的基础上,再次下调了5%,从而制定了197种病种的价格。

“经过测算,总体上,按病种收费比按项目收费要降低10%以上”,宿银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