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财经>财经动态>  正文

16家央企联盟 国家队试水电动车商业化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8/19/2010 07:56:00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电动汽车商业化迈出新的一步。

8月18日,国资委牵头成立央企电动车产业联盟(以下简称“央企联盟”)。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就此表示:“联盟的成立标志着中央企业电动车产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联盟将强力整合传统汽车行业以外的资源。由16家央企组成的联盟下设三个专业委员会。包括国家电网、中国普天、中石油、中石化、南方电网和保利集团在内的8大央企作为电动汽车运营商。

商业模式的探讨被摆在首要位置。“央企电动车联盟的成立将有力地推动电动汽车的商业化进程,”长安汽车总裁徐留平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是电动汽车发展的关键时期,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标准化对整个产业来说非常重要。”

央企高调成立电动汽车联盟,是否会对该行业的民营企业产生挤出效应?美国威能科技亚太区总监董明认为,至少在电池领域,联盟的成立不会对民企造成威胁。

工信部副部长苗圩则表示,联盟是开放的,将来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吸纳民企、地方国企甚至外企进入。

另外,这种松散的联盟能否在技术攻关、商业运营模式等方面形成优势,业内人士表示怀疑。联盟的组织是否得力,内部成员间如何协调都是需要面对的问题。

国家强力推动

一位参加会议的央企高层告诉记者,虽然目前各企业间联系并不紧密,但国资委决心很大。

上述人士坦言,过去三十年,从电视、手机,到电脑、汽车等等产业,中国都是买别人的技术、产品和商业模式,只有在电动车领域,国外没有技术、没有产品和商业模式。“现在,国家的思路非常清楚,只要我们成功,就可以在产业上跨越发展,到时候我们可以把产品、技术和商业模式卖给外国人。”

目前,央企联盟由16家中央企业组成,下设理事会、秘书处,以及整车及电驱动、电池、充电与服务三个专业委员会。

目前共有十六家发起单位,整车及电驱动领域的一汽集团、中国兵器装备集团、东风汽车、东方电气和中国南车;电池领域的中海油、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中国航天控股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和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充电与服务领域的国家电网、中国普天信息产业集团公司、中石油、中石化、南方电网和保利集团。

一位央企联盟整车与电驱动秘书处的有关人士告诉记者,目前部分央企已经委派代表进入联盟秘书处工作,央企联盟各委员会也初步制定了整体的工作计划和合作项目。

各大央企之间存在很大的合作空间,竞合成为联盟特别强调的主题。“目前电池领域多种技术路线并存,能否把电池做的更为开放,成本进一步降低、安全性进一步提高,是很关键的问题。”徐留平认为,“央企联盟内部,整车企业之间可以首先共享整车控制系统的技术。”

强大的资本支持将是央企联盟又一大优势。根据即将正式出台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未来10年,中央财政将拿出超过1000亿元的资金,用以扶持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发展。

“总体来看新能源产业投资的主体应该是企业,但是考虑到基础设施和一些共性的关键技术的突破,中央和地方政府应该进行一定的支持。1000亿的资金扶持,央企联盟将承担其中的一部分。”工信部副部长苗圩告诉本报记者。

商业化运营模式首先破冰?

除了一汽、东风、长安等传统汽车行业的整车生产企业之外,央企联盟强力整合了非传统汽车行业的资源。

包括国家电网、中国普天、中石油、中石化、南方电网和保利集团在内的8大央企作为电动汽车运营商,组成了央企联盟中充电与服务委员会。

央企联盟首先的突破应该在电动车商业化发展模式。“除非形成密切的利益共同体,否则央企很难共享技术,电动汽车标准的问题更无从谈起。”一位参会的业内人士告诉本报记者,“而在电动车推广的商业模式方面,现在各大央企都在积极自我展示,加速推广,谁先成功,必然会得到资源的倾斜。”

受到通用即将上市的雪佛兰Volt增程型电动车租赁计划启发,目前,包括央企在内的很多整车企业都在积极考察、运作电动汽车租赁的模式。

按照通用的方案,使用者可以首付2500美元,每月支付360美元,租赁36个月雪佛兰Volt增程型电动车。

上周五,国资委直属的普天海油新能源动力有限公司(简称“普天海油”)在北京召开专家评审会,力推其号称国内首创的自动快换系统。

综合来看,目前国内有三种方式电动汽车商业运营模式,首先是以国网为代表的自充电模式,由国家电网建立充电站,消费者购买整个电动车;二是整车制造企业为代表的电动汽车整车租赁模式;三是中国普天倡导的裸车销售、电池租赁、充换兼容模式。

目前,制约电动汽车电池成本居高不下,是影响电动车普及的一个重要原因,电池的售价是裸车的几倍。鉴于电池的安全、使用寿命等等,是否应该由消费者买单,还是应该由运营商或第三方租赁公司买单,是非常突出的问题。

电动汽车充电也是个问题,于是有了快速充电站,但是快充的实现对于电能供给的要求很高,目前,在充电站快速更换电池成了以普天为代表的央企最新的解决方案。

“我们希望三种模式并行试验,最终由市场决定哪种模式更为科学。”普天海油新能源动力公司市场运营部总经理谢子聪告诉记者,“按照我们的模式,电池是由我们运营商买单的,消费者购买的是不带电池的裸车,而且可以在加电站中选择充电或者换电。”

“在我们看来,一个一流电池厂生产的可充电1500次、售价6000块钱的电池,和一个三流的电池厂生产的可充电500次,价格2000块钱的电池,是一样的,而后者如果可以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将电池的寿命提高到800次,我们就会选择后者,性价比在我们看来是一样的。”一位参会的央企电动汽车运营商告诉记者。

实际上,地方企业和民营企业在电动车领域,特别是电池等关键技术,已经走在央企的前面。包括长安汽车在内的众多众多企业在内,使用的电池都来自民营企业。“成本的降低,电池的安全性是电池技术突破的关键,市场将会优胜劣汰。”徐留平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