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盟斯律师行 王德全
腾讯财经讯 8月18日,资深律师、英国西盟斯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王德全于今天上午做客腾讯财经“白话投资”,就红筹架构公司回归A股等话题与网友做了深入的沟通和交流。
视频:西蒙斯律师行王德全谈红筹回归与落地
谈到红筹架构公司概念时,王德全表示,“红筹”与“H股”不同,不是一个严格的法律概念,而是一个约定俗成的提法,“国内企业在香港上市比较有影响的个股就叫红筹股”,“红筹基本上都是跟中国有关系的企业在境外上市,特别是在香港上市。”
王德全认为,红筹回归最有可能实现的方式是通过国际板,而业界人士还在探讨是不是可以直接上A股的问题,王德全则认为实践中不是很可行,因为以目前A股上市的法律条件,实现起来融资成本会很高。另外从法律和监管的角度看,国际板仍然有很多的法律准备工作要做。
在谈到红筹落地的概念时,王德全说“落地和回归的区别还是跟大红筹、小红筹相关。大的红筹是中国企业到境外融资,然后要回归,回归更合理。小红筹特别是互联网行业,或者其他一些限制外商投资行业,大家都看到的一个模式,是所谓VIE结构,企业资产在境内,运营在境内,上市实体在离岸,融资也在境外,这个模式是一直在做的,包括现在有些投资人仍然看好这个。”
此外,他还列举了佛山星期六鞋业和263通讯两个成功落地的案例来具体阐述小红筹落地的模式。
以下为访谈实录:
主持人:各位腾讯网友大家好!欢迎来到《白话投资》栏目,今天我们要聊的话题是有关红筹架构公司回归A股市场的一些内容。为您请到的是英国西盟斯律师行合伙人王德全先生,王先生您好。首先请王先生和我们网友打声招呼。
王德全:各位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我们谈红筹回归,首先问一下您什么是红筹,请您帮我们梳理一下红筹的概念。
王德全:说到红筹可能先从要蓝筹讲起,我确实觉得这个概念很重要,做律师嘛,在写法律文件的时候首先要界定文件里的所有概念,制定法律的时候也是一样,中国法律现在也是越来越多,像国外法律一样要有很长的定义。包括写学术论文,这个论文里面的概念要有什么样的内涵和外延都要界定清楚,要不然大家不知道在讨论什么问题。蓝筹其实是股市上经常用的蓝筹股,据说跟赌博有关,筹码,总之就是比较大的上市股票,对股市影响比较大的这种个股。红筹是一种比较形象的说法,从蓝筹那里过来,有人也是在追根溯源说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好像是从香港开始,国内这些企业去香港上市之后,香港人比较形象,中国人是红色的,我们国旗是红色的,所以国内企业在香港上市比较有影响的个股就叫红筹股。所以红筹基本上都是跟中国有关系的企业在境外上市,特别是在香港上市。
主持人:红筹股主要是指在香港上市的一些中国企业,但跟H股又有什么样的区别呢?
王德全: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说细致一点的话,红筹还有大红筹、小红筹,重要的是跟H股不一样,其实红筹首先不是一个法律概念,我们讲大红筹小红筹,或者回归、落地,这是行业内约定俗成的说法。H股是根据中国股票市场发展过程相关的,我们有A股、B股、H股,A股是国内企业在国内上市,用人民币购买的这种股票,B股是国内企业在国内上市,用外币表示供境人士投资,H股是中国企业,去香港上市,实体是国内注册的。红筹也是国内企业控股的,也是在境外上市的,上市实体是在境外注册。大红筹都是一些国字头,比较有影响的国内大型企业,他们在香港,多数红筹、大红筹都是在香港注册的,中海油、中国移动等等,在香港挂牌。而小红筹,开始有这个红筹的说法,后来这个小红筹跟06年的时候有关系,在这儿之前也已经有一些,从2000年前后就开始,国内创业者在境外设立一个实体,设立一个公司,资产在境内,融资是在国外,这样一些小红筹往往不是大型国企,也是资产在中国,受中国控制,往往注册地在香港有,主要是在开曼,也在香港上市,上市之后可能没有一个明显的一股独大中国企业实际控制的,这种迹象不像大红筹那么明显,所以形象称为小红筹。
主持人:笼统来讲,控股都是中国的企业,但可能在开曼群岛这样的地方注册,在香港募资、上市。我们为什么现在讲到一个词叫“红筹回归”,这个究竟指的是什么,有哪些具体方式来回归?
王德全:这个红筹回归大家讲了几年,跟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程度有关系。一个市场是一种资源,原来中国企业到境外上市,有些人觉得赚外国人的钱,我觉得可以这样讲,但另外一个角度我们很好的企业到境外上市,给外国股东去赚钱。什么时候外国企业到中国来上市,按照中国市场规则,按照我们游戏规则来游戏,帮我们股东赚钱,让国内投资人参与,这是最理想的状态。现在我们市场发展在越来越成熟,正在朝着这个方向发展,所以红筹回归谈的时候更多是跟国际板一起谈,就是中国什么时候推出国际板,证监会、上交所,上海金融办,业内人士都在谈,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如果我们设立国际板的话,这是外国企业,不是外资企业,可以到中国来上市,上这个国际板,那么中国国内资本控制的,或者控股的在境设立的企业,比如中国移动在香港上市,也可以回到国内来在国际板上市,这也是一种回归。
主持人:中国移动在香港上市的时候是为了在香港募资,必须在境外设立这样一个公司,然后在香港上市,实际上是在国内,现在想回到国内来上市,这个就被我们称为红筹回归。从07年开始,我们就开始谈这个红筹回归的事情,经历了08年、09年到10年,好像每一年都要谈论一下这个事情,但是始终没有很具体的很大规模回归的实际案例发生,这又是一个什么样的背景呢?是跟08年金融危机有关,还是我们国内市场仍然在做一些法律上的准备?
王德全:讲到回归,在回答你的问题之前,再强调一点,红筹回归,到国内资本市场来融资,除了国际板其实大家还在讨论其他的方式,是不是可以通过中国信托凭证来参与,有它一些便利的地方,但是也有一些缺点,所以这是一个方式。业界人士还在探讨是不是可以直接上A股,这个问题也可以讨论,但其实在实践中不是很可行的,上A股或者通过买壳等等,境内控制境外企业,回国上A股,上A股的话是有一些条件的,一个境外企业到国内来的话就是外资企业,是独资还是合资,三年时间盈利等等,各方面A股条件要满足也是挺复杂的,而且实现起来不是很实际了,融资成本各方面就很高。这个回归方式大家都在讨论,最终可能是在国际板推出的时候是最顺利成长的,国际板推出为什么一再讨论,而没有立即实现,可能跟金融危机有关,07年、08年讨论比较多,后来国际金融形势是有影响的。另外一个角度,从法律和监管角度来讲我们确实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国外资本市场很成熟,监管经验也很到位,他们可以吸收不同地方的企业到本地资本市场融资,但是这里有很多的法律问题,大家可能谈的多的是人民币结汇等等,其实监管角度很多的。举一个例子,现在上市公司在境内的都是中国企业,按照中国《公司法》和《商业组织法》设立机构,一开始都是内资的,国企、民企,慢慢有中外合资企业可以在中国上市,如果我们讲国际板的话是在美国、欧洲、香港,或者离岸,开曼设立的企业,公司架构是按照设立地《公司法》约束,只有在上市披露等等证券相关法律是按照中国的,这里面冲突怎么照顾,既可以让这些企业到中国来上市,同时尽量降低它的合规成本,又不至于产生矛盾等等,有很多法律问题,我相信这是其中一个原因。
主持人:能不能举一个简单一点的法律上的问题,用一个很简单的比较容易理解的例子给我们讲一下。
王德全:最近有一个例子可能可以参考,跟这个相关的,大家都在谈国美和黄光裕的公司控制权争夺,很多时候我发现一些媒体报道带拿中国《公司法》在说事,在解释一些现象,当然这是可以参照的,但是严格来讲国美不是一个中国企业,而是香港企业,在香港上市,但是一个百慕大企业,约束股东之间,股东和董事会之间,包括董事会和管理层之间,整个公司架构最有架构执行法是百慕大《公司法》,以及在百慕大下面设立的公司章程,这是最重要的两个文件,如果这个看不到的话别人谈的都是雾里看花,所以不光是一个香港法的概念更不是中国法的问题,它是百慕大企业。将来外国企业到中国来上市的时候一样的,我们要研究它的《公司法》,和《公司法》下一些公司行为,这样的话作为一个国内投资者来说,作为一个股东怎么参与企业的治理,有哪些权利,有哪些局限等等,不是说中国法律能够完全保护你,中国法律因为你在上市地,披露原则按照这个上市法。
主持人:中外合资企业上市有什么样比较具体的要求和规定呢?
王德全:这个问题其实跟刚才那个有关系的,如果红筹想回归的时候,从理论上探讨,中国移动,在香港上市,在国内设立一个外商独资企业,或者自己再设一个合资企业,然后走A股上市,这是可以探讨的路子,也是法律上可行的,我们确实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就是外商投资企业,特别是外商合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可以进行股改,改成外资合资企业在国内上市。相关法律看一下的话,挺有意思,没有特别明确的规定说外方最多不能占多少的股份,理论讲外商独资企业是可以的,但实践当中从来没有,只是说最低点不能低于25%,不然的话不能作为外商独资企业,主要是从税收、优惠方面考虑,所以25%大家已经基本上不看了,这个优惠已经不存在了,中外企业可以做,但是外商独资企业现在还没有。
主持人:接下来我们来说红筹落地的概念,从红筹回归到红筹落地,您先讲一下什么是我们一般意义上说的红筹落地?
王德全:首先这个概念很形象,大家说起来都是很上口,但是严格来讲这不是法律概念,所以律师解释起来也不是那么严格的,看看业界最约定俗成的用法,好像落地和回归的区别还是跟大红筹、小红筹相关。大的红筹是中国企业到境外融资,然后要回归,回归更合理。落地往往是小红筹,特别是互联网行业,或者其他一些限制外商投资行业,大家都看到的一个模式,是所谓VIE结构,企业资产在境内,运营在境内,上市实体在离岸,融资也在境外,这个模式是一直在做的,包括现在有些投资人仍然看好这个,虽然国内A股很火,很多人都想落地,但是仍然有一些企业是适合在境外上市的,这是一个趋势,我们也看到了一些案例。但是这个不是说必然的。回过头来落地可能更多是讲小红筹,现在不在境外上了,要回到境内上市,不是走国际板,而是走A股、中小板或者创业板,在国内重新重组,设一个符合国内上市条件的这样一个实体,在境内进行上市。这个基本上讲就是落地了,从境外转到境内。
主持人:这个基本上是红筹落地的背景。法律上的实施,就是具体的步骤,您觉得是什么样的?
王德全:步骤其实很难讲有一个非常清晰的,每一个公司都适用的步骤,有不同的情况,因为公司设立时间不一样,股权结构不一样,股东诉求不一样,所以回到国内来的路径决定也是不一样的。我们以前看到一些案例,09年初金杜,我以前的事务所,做了一个广东佛山星期六鞋业公司,也是海外架构转到国内来,国内上市,还有今年年初4、5月份263也是成功落地,回到国内股市。我们可以讲讲他们的不同和模式。
主持人:我们就从星期六案例来为大家梳理一下大概是怎么一个过程。
王德全:星期六这个概念,如果我们仔细去看一下这些企业在国内上市之后的招股书,都有相应的披露,就是股权结构,来龙去脉,这是上市公司的好处,就是你要披露,所有的信息,包括历史。2003、04这个年头大概开始做海外结构,如果不是一个限制外商投资的行业,把境内资产权益转到境外去,比如在开曼,然后到国内投资,给国内资产打包、收购,境内权益间接反应到境外实体里面,如果做好的话境外实体可以上市的。星期六这个控制人在境外以前这个企业不叫星期六,星期六是另外一个鞋业公司,一个品牌,把境外结构国内的外商投资企业给收购了,是这样一个模式,收购一个关联并购,这样的话把境内外商投资企业吸收合并掉,让星期六变成中外合资企业,然后股改,变成外商投资股份制企业,然后上市。这是一种模式。就是在境内,用境内内资企业,关联企业,收购海外架构在中国外商投资企业,这样做成一个中外合资企业来上市,把境外一些投资人的权益也在国内上市企业里面有反应。这是一种模式。
263跟它不一样的,这是一个比较典型的,控股开曼一个拟上市实体,在国内有一个外商独资企业叫263信息,同时有一个内资企业叫263通讯,今年年初在国内上市的一个实体。263通讯是内资企业,一定是国内人设立的,去拿的相应牌照、资质,跟外商独资企业有一些技术上的合作、安排,这是比较常见的。它的重组,是把从境外开始一层一层的,我们可以看他们公开披露资料其实很清晰的,境外实体都注销掉,权益按照比例反应在境内内资企业里面,263信息和开曼这些公司最终是全注销掉的,把相应股权结构反应在263通讯里面。当时发生一个很大重组之后可能需要一些时间,我记得263在08、09年已经试过一次上市,今年4月份是第二次。所以不同的企业想做这个落地的话,最主要的是投资人之间的,既有股东之间的权益要界定清楚,如果外方(境外投资人)愿意放弃权益的话其实就更简单,变成纯内资企业去上市。如果境外投资人想参与的话就复杂一些。
主持人:刚才谈到了境外投资人,红筹去海外募资的时候就会接触到很多风险投资,现在国内风险投资也很活跃,从VC到PE开始,红筹是不是也接触过一些国内风险投资人,也在考虑这种募资方法?
王德全:您这个角度看的挺有意思,红筹回归,特别是落地,小红筹这些企业回到国内来有没有国内VC、PE行业的关系,应该说是有,2000年初的时候,很多企业到境外去,一是看好境外资本市场,其实在这个过程中前期的一些投资人往往是境外一些VC、PE,这个也是其中的原因,他们更熟悉国外资本市场,所以对资本市场的运作,包括对被投资企业将来进一步上市都是有很好的资源,所以这是一个很自然的途径,设置海外结构,国内上市。国内这几年VC、PE行业发展的非常快,所以有很多投资人资本也能帮助一些成长性企业在国内退出,包括在成长过程中提供相应的资本。所以这个也是一个原因。当然现在落地很多还是看好国内进一步公开市场,A股市场,包括对这个企业的估值和资本市场的活力,这是更重要的原因。
主持人:主要是看到A股市场还有即将可能会推出的国际板。
王德全:国际板主要是对大的红筹回归企业,大红筹,小的红筹还是落地,回到国内注册一个国内实体上市,回归可以通过一个外国企业身份到国际板来上市。
主持人: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西盟斯律师行。
王德全:我也是今年6月份加入这家事务所,以前在金杜做了很多年。西盟斯是一家总部在伦敦的事务所,有将近两百年的历史,现在在欧洲、非洲、中东和亚洲都有很强的服务。在金融方面有几个行业特别强,金融机构,特别是对基金、对冲基金等等,在伦敦城里排名一直是第一的,这个也是跟我做的事情相关。另外是电信、传媒、高科技,就是TMT行业也是非常强,还有能源和基础设施、生物制药,是一家非常稳健的事务所,对中国也是非常看好,在香港有三十几年,在上海是95年来的。现在我有幸在北京建立一家办公室,一个是服务境外企业到中国来,包括一些基金客户,另外是帮助中国企业走出去,特别是欧洲、非洲、中东等等,都是我们现在一些国内企业除了能源型、资源型的,其他方面的收购这几个市场都是目标市场,也希望在这方面帮助国内企业走出去的时候提供一些服务。
主持人:有没有近期案例给我们大家分享一下。
王德全:有几个在进行中的,我不太好讲,但可以说一下行业,国内化工企业在荷兰收购,也是国字头大企业,我们在提供服务。另外是机械制造的,卡车和农机具企业,是意大利企业,其实是在法国的,我们前几天提供了方案,在一起合作。包括能源的。现在一些大型的到国外的建筑企业,还有施工的这样一些企业,在做项目的,也是需要很复杂的法律服务,这是西盟斯非常擅长的。我们希望这方面有更多的机会。
主持人:谢谢王律师,今天王律师马上还要赶飞机,所以我们不得不提前结束今天的访谈,感谢各位网友加入我们的《白话投资》,谢谢大家!再见。
王德全:再见。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