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第二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
2010年第二季度支付业务统计数据显示,支付体系继续平稳高效运行,支付系统业务量继续呈现快速增长势头,季度金额再创历史新高;社会资金交易更加活跃,资金交易规模和交易频繁程度明显提高,对加速社会资金流通,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促进国民经济回升向好起到了积极作用。随着经济活跃程度日益加强,支付业务量有望继续快速提升。
非现金支付工具业务量增长较快,社会资金交易愈加活跃
第二季度,全国共办理非现金支付业务68.54亿笔,金额214.75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1.1%和27.9%;笔数和金额增速同比分别加快13.3个百分点和21.3个百分点,非现金支付业务量呈现快速上升的态势。
)票据业务
票据业务量稳步上升,企事业单位经济往来日益频繁。第二季度,全国共发生票据业务2.15亿笔,金额68.88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6%和8.4%,日均业务236.33万笔①、金额7 569.33亿元。支票业务量持续平稳增长,支票单笔金额略有上升。第二季度,支票业务2.09亿笔,金额63.16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① 2010年第二季度共91个自然日,此处按第二季度自然日计算。
3.4%和7.5%。平均每笔支票业务金额为30.18万元,同比增长3.9%,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3.9个百分点。商业汇票业务保持增长态势,笔数增速加快,金额增速回落。第二季度,实际结算商业汇票业务218.52万笔,金额2.51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7%和16.8%。电子商业汇票系统平稳运行,业务量持续攀升。截至第二季度末,全国范围内接入电子商业汇票系统的机构共有316家。第二季度,完成出票信息登记12 389笔,涉及金额358.87亿元①;承兑业务13 086笔,涉及金额381.14元。
票据业务增速不均衡缘于地区间经济增长速度不均衡,中部地区②票据业务发展较快,业务量稳定增长。第二季度,中部地区票据业务量同比增速依然较快,笔数、金额同比分别增长13.2%和19.5%。东部地区③企事业单位经济活动持续活跃,票据业务笔数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金额同比增长6.4%。国务院通过《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后,福建票据业务同比增速加快,第二季度票据业务笔数和金额同比增速分别达到7.1%和29.0%,高于全国和长江三角洲地区④。
商业汇票逾期垫款金额环比上升。截至第二季度末,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商业汇票逾期垫款金额为105.41亿元,环比上升10.1%。分地区来看,第二季度末商业汇票逾期垫款排名前四位
①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电子商业汇票系统(ECDS)。
②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等6省。
③东部地区包括北京、上海、天津、山东、河北、江苏、浙江、广东、深圳、福建、海南等11个省(市)。
④ 长江三角洲地区包括上海、浙江、江苏等3省(市)。
的浙江(21.46亿元)、山东(16.53亿元)、广东(10.85亿元)、江苏(10.18亿元)合计占56.0%;分银行类别来看,国有商业银行逾期垫款金额31.02亿元,占比29.4%,股份制商业银行逾期垫款金额39.63亿元,占比37.6%,其他金融机构逾期垫款金额34.76亿元,占比33.0%。
农村信用社等涉农金融机构①票据逾期垫款金额环比增速较高。第二季度末,农村信用社等涉农金融机构逾期垫款金额环比增长128.0%,高于全国10.1%的平均水平,应引起关注。
)银行卡业务
银行卡发卡量持续稳定增长,同比增速稳步回落。银行卡受理环境不断改善,每台ATM对应的银行卡数量稳定。社会公众使用银行卡意识不断增强,银行卡消费金额和笔数均大幅增长,银行卡渗透率升至35.6%,银行卡消费在拉动内需方面的作用明显。
截至第二季度末,全国累计发行银行卡22.66亿张,同比增长14.5%,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7.6个百分点。其中,借记卡累计发卡量为20.59亿张,同比增长13.3%,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7.9个百分点;信用卡累计发卡量为2.07亿张,同比增长27.3%,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5.6个百分点。借记卡累计发卡量与信用卡累计发卡量之间的比例约为9.94:1,低于第一季度末比例,信用
① 包括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
卡累计发卡量占比小幅增加。截至第二季度末,全国信用卡人均拥有量为0.16张。北京、上海两地信用卡人均拥有量首次突破1张,分别为1.06张、1.01张,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随着银行卡受理环境的不断改善,银行卡作为我国居民使用最广泛的非现金支付工具,其发卡量还将保持增长趋势,但受银行卡存量逐渐饱和及监管力度加强的影响,银行卡发卡量增长速度总体将延续持续下降趋势。
截至第二季度末,银行卡跨行支付系统联网商户①181.1万户,联网POS机具282.4万台,ATM23.05万台,较第一季度末分别增加14.1万户、23.7万台和0.89万台。截至第二季度末,我国每台ATM对应的银行卡数量为9 829张,同比减少5.5%,银行卡受理市场建设卓有成效。
第二季度,全国共发生银行卡业务63.83亿笔,同比增长32.6%,增速较上年同期上升13.3个百分点;业务金额57.90万亿元,同比增长45.2%,增速较上年同期上升21.1个百分点。第二季度日均发生银行卡业务0.7亿笔,金额0.64万亿元②,较第一季度分别增长14.1%和8.1%。社会公众使用银行卡意识不断增强,银行卡业务量持续大幅增长。
第二季度,银行卡消费业务11.66亿笔,金额2.37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2.5%和52.1%。第二季度,银行卡渗透率达到35.6%,比上年同期提高3.9个百分点。全国银行卡卡均消费金
① 银行卡联网商户及POS机具数据来源于中国银联。
② 2010年第二季度共91个自然日,此处按自然日计算。
额和笔均消费金额分别为1 046.82元和2 034.27元,同比分别增长33.0%和6.8%。银行卡刷卡消费方便、快捷,在促进社会消费品零售市场发展、拉动内需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信用卡授信总额和信用卡期末应偿信贷总额均持续增长;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及其占期末应偿信贷总额比例均下降,信用卡坏账风险有所下降。截至第二季度末,信用卡授信总额1.64万亿元,较第一季度增加1 626.17亿元,增长11.0%;期末应偿信贷总额2 877.60亿元,较第一季度增加391.77亿元,增长15.8%。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73.02亿元,较第一季度减少15.02亿元,下降17.1%;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占期末应偿信贷总额的2.5%,较第一季度下降1个百分点。第二季度,国有商业银行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占期末应偿信贷总额的1.8%,较第一季度回落0.2个百分点;股份制商业银行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占期末应偿信贷总额的3.4%,较第一季度回落1.7个百分点。
)汇兑等其他业务
汇兑、委托收款等结算方式业务笔数、金额快速稳定增长。第二季度,汇兑、委托收款等结算方式业务2.57亿笔,金额87.97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1%和36.4%,较上年同期增速分别加快13.1个百分点和36.4个百分点。其中,汇兑业务2.49亿笔,金额85.09万亿元,同比增长23.9%和36.7%,较上年同期增速
5
分别加快12.6个百分点和37.3个百分点。
支付系统处理的业务量仍然保持快速增长,业务金额再创历史新高,社会资金往来规模继续扩大
第二季度,支付系统业务量继续快速增长。大额实时支付系统日均处理金额首次突破4万亿元①;小额批量支付系统业务量继续大幅上涨,小额支付系统便民作用逐步显现;同城票据清算系统业务量继续小幅增长;境内外币支付系统业务量保持快速增长态势;银行业金融机构行内支付系统业务量持续快速增长,继续发挥在支付服务市场中的基础性作用;银行卡跨行支付系统业务量继续快速增长。
第二季度,支付系统②共处理支付业务26.67亿笔,金额384.07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6.0%和37.7%,较上年同期增速分别加快5.4个百分点和37.5个百分点。从支付系统资金往来情况③看,省(市、自治区)辖内资金流动量占比较第一季度略有上升。第二季度,全国共16个省(市、自治区)的辖内资金流动量占本省(市、自治区)资金流动总量的比例超过50%。第二季度,处理资金总量最大的三个地区仍然是北京、上海和广东,这三个地区的资金流动总量分别占全国资金流动总量的32.4%、13.6%和12.2%。三地资金流动总量占全国总量的58.2%,占比
① 2010年第二季度大额实时支付系统实际运行62个工作日,此处按实际运行工作日计算。
②支付系统包含大额实时支付系统、银行业金融机构行内支付系统、银行卡跨行支付系统、小额批量支付系统、同城票据清算系统及境内外币支付系统等6个系统。
③ 包含大额实时支付系统、小额批量支付系统、银行业金融机构行内支付系统三个系统处理的资金交易。
较第一季度小幅回落0.7个百分点。
大额实时支付系统业务量同比继续快速增长,日均处理业务金额首次突破4万亿元,日均处理业务笔数稳定在100万笔以上。第二季度,大额实时支付系统处理业务0.69亿笔,金额256.09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4%和34.1%,业务金额是第二季度全国GDP(9.23万亿元)总量的27.76倍,较第一季度略有下降;日均处理业务111.54万笔、4.13万亿元,环比笔数减少0.47万笔,金额增加2 235.54亿元。
小额批量支付系统业务量继续大幅上涨,小额支付系统功能作用逐步显现。第二季度,小额批量支付系统共处理业务0.89亿笔,金额4.06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4.6%和59.6%,占支付系统业务笔数和金额的3.3%和1.1%;日均处理业务97.54万笔,金额445.78亿元①。
同城票据清算系统业务量继续小幅增长。第二季度,同城票据清算系统共处理业务1.13亿笔,金额17.88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2%和11.0%,占支付系统业务笔数和金额的4.2%和4.7%;日均处理业务181.75万笔,金额2 883.09亿元②。
境内外币支付系统业务量保持快速增长态势。第二季度,外币支付系统共运行62个工作日,处理支付业务12.45万笔,金额1 980.20亿元(290.02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26.4%和243.9%;日均处理支付业务2 008笔,金额31.94亿元(4.68亿美元)。
① 2010年第二季度小额批量支付系统实际运行91个工作日,此处以实际运行工作日计算。
② 此处以2010年第二季度实际工作日62日计算。
银行业金融机构行内支付系统业务量持续快速增长,继续发挥在支付服务市场中的基础性作用。第二季度,银行业金融机构行内支付系统共处理业务10.52亿笔,金额103.33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9.5%和52.9%,分别占支付系统业务笔数和金额的39.4%和26.9%;日均处理业务1 155.85万笔,金额1.14万亿元①。外资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行内支付系统业务量增长迅速,支付服务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外资银行行内支付系统处理业务6.15万笔,金额9 376.9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6.9%和137.3%;城市商业银行行内支付系统共处理业务8 759.96 万笔,金额17.15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5.2%和65.6
银行卡跨行支付系统业务量继续快速增长。第二季度,银行卡跨行支付系统共处理业务13.45亿笔,金额2.52万亿元②,同比分别增长23.4%和43.0%,增速较第一季度分别加快0.7个百分点和下降20.8个百分点,日均处理业务笔数1 477.53万笔,金额276.74亿元③。
银行结算账户数量继续保持平稳增长
截至第二季度末,全国共有银行结算账户30.31亿户④,环比增长3.9%,增速较第一季度加快0.2个百分点。其中,单位银
① 2010年第二季度共91个自然日,此处按第二季度自然日计算。
② 数据来源于中国银联。
③ 2010年第二季度共91个自然日,此处按第二季度自然日计算。
④银行结算账户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系统,下同。
行结算账户2 336.56万户,占银行结算账户的0.8%,环比增长3.6%,增速较第一季度加快0.7个百分点;个人银行结算账户30.07亿户,占银行结算账户的99.2%,环比增长3.9%,增速较第一季度加快0.2个百分点。
单位银行结算账户数量稳步增长,基本存款账户占单位银行结算账户半数以上,环比和同比增幅继续保持领先。截至第二季度末,全国单位银行结算账户2 336.56万户,环比增长3.6%,同比增长12.5%。其中,基本存款账户1 377.05万户,一般存款账户706.47万户,专用存款账户229.15万户,临时存款账户23.89万户,分别占单位银行结算账户的58.9%、30.3%、9.8%和1.0%,环比分别增长3.9%、4.0%、1.2%和1.3%,同比分别增长13.6%、13.3%、5.2%和5.3%。随着我国经济总量以每年10%左右的速度持续增长,单位银行结算账户开立需求日益旺盛,其中最能反映经济实体数量的基本存款账户数量增长最为明显,环比和同比增幅继续保持领先。
注册资金规模在100万元以下的中小企业开立的单位银行结算账户数量在全国总量中占有优势,注册资金规模较大企业开立单位银行结算账户的同比增速上升较快。第二季度,注册资金100万元以下、100万元~1000万元、1000万元~1亿元和1亿元以上的企业开立的单位银行结算账户占比分别是71.9%、17.5%、8.1%和2.5%,同比分别增长10.8%、16.1%、19.5%和16.6%。2007年第一季度以来,不同注册资金规模企业的单位银行结算账户同比增速均大致经历了2009年第一季度前后增速迅速下降、2009年第四季度前后增速显著上升的过程,这与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和我国及时启动应对危机的经济刺激计划初见成效有关,注册资金规模较大企业的单位银行结算账户同比增速的反弹力度相对更加明显。
农业、服务业、批发零售、房地产、住宿餐饮、建筑等与社会公众联系较为密切行业的银行结算账户数量持续增长。各行业的单位银行结算账户延续了第一季度的增长态势,截至第二季度末,增速在前5位的农林牧渔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以及房地产业等与社会公众联系较为密切的行业,同比增幅分别为25.7%、20.4%、19.4%、17.6%和17.6%。
房地产业单位银行结算账户数量继续增长;海南省房地产行业单位结算账户数量持续保持环比高速增长。截至第二季度末,全国房地产业单位银行结算账户数量共计69.82万户,环比增长4.7%,高出单位银行结算账户总量环比增速1.1个百分点;同比增长17.6%,高出单位银行结算账户总量同比增速5.1个百分点。第二季度,房地产业单位银行结算账户数量环比增幅位列全国前五的省份是:海南11.0%、内蒙古9.0%、黑龙江8.5%、新疆7.1%、河南7.1%。海南房地产业单位银行结算账户第一季度环比大幅增长11.9%,第二季度环比继续大幅增长11.0%,高出全国单位结算账户环比增幅7.4个百分点,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制造业单位银行结算账户发展势头继续向好,但在单位银行结算账户中占比逐步下降;制造业单位银行结算账户主要集中在东部经济较发达地区,占比情况保持稳定。截至第二季度末,制造业单位银行结算账户共计411.43万户,环比增长2.6%,环比增幅上升0.3个百分点。随着我国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程加快,制造业单位银行结算账户在单位银行结算账户中的比重继续呈现下降趋势,从2006年第一季度的21.3%下降到2010年第二季度的17.6%。第二季度末,63.9%的制造业银行结算账户分布在江苏、浙江、广东、山东、上海五省(市),各地区制造业单位银行结算账户占比情况与第一季度持平。
个人银行结算账户继续大幅增长;半数以上的个人银行结算账户分布在经济大省或人口大省。截至第二季度末,个人银行结算账户30.07亿户,人均个人银行结算账户2.25户。个人银行结算账户数排名前八的省(市)是广东、江苏、浙江、山东、河南、上海、福建、四川,八省(市)个人银行结算账户共计15.67亿户,人均3.03户,占全国个人银行结算账户的52.1%。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