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2日至13日召开的第五届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上,来自各界的官员、学者们对房价、股市以及通胀等当前热点经济话题纷纷表达各自观点。
官员学者热议房价、股市、通胀:经济转型对股市定有良好促进作用
据新华社南宁8月14日电(记者 刘晓莉、程群、吴小康) 在12日至13日召开的第五届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上,来自各界的官员、学者们对房价、股市以及通胀等当前热点经济话题纷纷表达各自观点。新华社记者同时还采访了多位其他学者,对当前热点经济话题进行解剖。
房价:“应重点防止反弹”
国家统计局10日发布的报告显示,7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环比下降近三成,商品房新开工面积环比减少近四成的同时,70个大中城市7月份房价同比上涨10.3%,环比6月份持平。
在成交量下降的同时,为何房价依然坚挺?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曾国安说,从消费者方面看,尽管处在观望状态,但刚性需求依然存在。随着房地产投资以及商品房新开工面积的下降,等于商品房的供给下降了,所以房价不会下降,商品房仍是一个卖方市场。
虽然房价下降的呼声很高,但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则认为,房价的大幅下降会给经济和社会稳定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国家宏观调控应将防止房价的大起大落作为目标。他说,把房价控制住,尤其是上涨幅度较大的一线城市是控制的重点。
中国房地产信息集团研究中心总经理陈啸天说,楼市的“拐点”向上还是向下取决于调控政策,下一步政府应将防止房价反弹作为调整的重点。
股市:“转型”有促进作用
联合证券资深证券分析师钟虎说:“业界目前对于股市的走势预测存在一定分歧,随着房地产调控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和通胀预期的加大,今年的股市可能会呈现一个宽幅震荡的态势。”
工信部8日向社会公告18个工业行业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这些企业的落后产能必须在今年9月底前关闭。“这次大规模地淘汰落后产能在短期内必然对股市有一定影响,目前低碳概念的板块很受市场的欢迎。”国海证券分析师钟精腾指出。
中国的股市正在经历一个日趋发展、日渐成熟的过程。沪深300股指期货已运行近四个月,多项指标显示股指期货市场运行效率较高,发现价格功能得到初步发挥。
钟精腾认为,当前中国的股市存在着结构性泡沫,部分股票估值偏高,“我国正处于一个调结构促发展的过程中,经济的转型必然对股市发展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从长远看,中国股市的运行不可能背离它所依赖的大环境,不可能脱离宏观经济的发展状况。
通胀:“需加强预期管理”
国家统计局1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3.3%,创下了年内新高。“单个月份突破3%并不会影响全年的调控目标。”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指出。
郑新立认为,7月份CPI的上升与气候因素对农产品的影响等有很大关系,全年总体不具备通货膨胀的条件,估计全年通胀还会在3%左右,不会出现恶性通货膨胀。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熊鹏认为,当前,在国内外经济运行不确定性因素增多的复杂形势下,我国货币政策制定应综合考虑经济增长、通胀压力等多重目标,重点仍要置于巩固经济复苏基础上。但是,未来多种长期存在的物价结构性上涨因素不可小觑,某些时段通胀压力仍有可能卷土重来并突出显现,因此政府有必要运用包括经济、行政等政策手段在内的组合拳,加强对通胀预期的引导和管理。
(东方早报)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