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现在的牛奶,很多人会脱口而出“都是激素催出来的,味道营养都不行……”所谓的“牛奶激素”其实是牛的生长激素,实际上目前在多数国家包括中国都不允许使用。美国在1993年批准了它的使用,也是至今与“国际主流”背道而驰的国家。为什么其他国家要禁用,而美国又要“冒天下之大不韪”呢?
生长激素是动物脑中分泌的一种蛋白质,用于促进动物的生长。牛的生长激素自然就叫“牛生长激素”,简称bGH。好几十年前,人们就发现把bGH注射到母牛体内可以促进产奶。不过,从死牛的脑袋中提取bGH成本太高,没有什么应用价值。后来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把控制合成bGH的基因转到细菌中,培养细菌合成出同样的蛋白质来。这样得到的牛生长激素被称为“重组牛生长激素”,简称为rbGH,有时候也用另一个简称rbST。
跟社会上各种关于“牛奶激素”的传说不同,rbGH并不能让奶牛平白无故地产奶。它只是让奶牛过了产奶高峰之后奶量下降得慢一些。平均而言,使用了“牛奶激素”之后,产奶量可以增加百分之十几。
对于多数人来说,关心的还是这样使用了激素的牛奶是否有害健康。这种“可能的危害”来自于两方面,一是激素本身是否有害健康,二是使用了激素的牛奶是否含有其他有害健康的成分。
“牛奶激素”是一种蛋白质。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要求申请使用者进行大剂量的动物实验。在连续28天中,老鼠被喂以大剂量rbGH——高达奶牛注射剂量的100倍,没有观察到老鼠各项生理指标的异常。因此,FDA认为,食物中的rbGH不会被吸收,因而不必进行长期的安全性试验就可以做出安全的结论。
不过,加拿大食品管理部门不同意美国FDA的结论。他们认为FDA的评估中遗漏了一项研究结果。那项研究用不同剂量的rbGH喂养老鼠,发现食用了大剂量rbGH的老鼠就有一部分产生了rbGH的抗体。加拿大方面认为这说明rbGH能够被吸收,因而FDA的决定不严谨。
FDA重新对rbGH能否被吸收进行了评估审查,尤其是对遗漏的这项研究结果。他们认为,动物的抗体细胞遍布全身,在肠道的那些抗体细胞产生的抗体可以被运输到身体其他部位,因此这项结果并不能说明rbGH能被直接吸收。他们认为这项研究不构成rbGH的安全疑虑,原因在于:即使是产生了抗体,其含量也非常低,不足以对人体产生任何影响;人体能够从牛奶中摄入的最大rbGH剂量也远远低于实验中不会导致抗体反应的“安全剂量”。FDA的这个结论也得到了另一项研究的支持。
对rbGH还有一种担心是它的使用增加了牛奶中IGF-1的含量。IGF-1全称叫做“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有一些流行病学的调查显示,IGF-1似乎与前列腺癌等癌症有一定关系。如果是这样,使用了rbGH的牛奶就有了潜在的健康风险。
FDA认为IGF-1与癌症的关系只是一种多因素的相关性,迄今为止并没有证据说明IGF-1是致癌的原因。另外,rbGH导致的IGF-1增加幅度很小,小于牛奶中IGF-1的正常波动。也就是说,一头奶牛使用rbGH之后,所产的奶中IGF-1的含量会有微弱上升,但是上升之后的含量可能还是会低于许多不使用rbGH的牛奶。人体内本身含有IGF-1,不管所喝的牛奶是否使用过rbGH,所获得的IGF-1跟人体内本身含有的相比都微不足道。另外,经过加热、消化、吸收之后,IGF-1在人体内也不再具有生物学活性。
在这个问题上,FDA的结论与JECFA的相一致。JECFA是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的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是一个独立于商业利益之外的国际机构。总结起来,他们和FDA的态度就是:rbGH对牛奶中IGF-1不构成实质上的影响;牛奶中的IGF-1不构成健康隐患。
对于使用了rbGH的牛奶是否有害健康的疑虑还有一些,不过都没有生物学理论和实验结果的支持,更多的只是一些逻辑上的“可能”。实际上,欧盟和加拿大都没有对使用了rbGH的牛奶在安全性上提出异议。他们否决rbGH的使用申请,主要是出于动物福利的考虑。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