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财经>财经动态>  正文

亚运迎来8000亿GDP大礼 赞助商创历史最高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8/12/2010 01:26:00   来源:时代周报

  

亚运迎来8000亿GDP大礼 赞助商创历史最高

为迎接亚运会到来,广州加快了地铁建设。

2004年,申亚前夕,时任广州市市长的张广宁向媒体表示,到2010年举办亚运会的时候,广州的GDP要达到7660亿元左右。转眼六年过去了,广州年GDP总量早已超过7660亿元的目标。

就在接近亚运倒计时100天的节点,2010年7月29日,广州市社科院产业经济与企业管理研究所所长尹涛,受亚组委宣传部之托,第一次向媒体公布他们的研究结果,《亚运会对广州经济发展的影响》。有媒体如此总结这个研究结果—“一个亚运会,将为广州带来超过8000亿元的‘GDP大礼’。”

消息一出,坊间一片哗然。超过8000亿元的“GDP”大礼,这个庞大的数字直逼广州去年全年的GDP总值,不少人提出质疑,这个数字是如何计算出来的?指的是多长时间段内的GDP增长值?

8000亿的算法

“没关系的,你就去嘛,不用紧张。”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尹涛在中途打了个电话,鼓励同事去参加广州电视台的节目录制。“这个研究是我们所四五个人共同完成的,大家平时很少和媒体打交道,但这次是关于亚运的,全城都在关注,再也避不过这个新闻热点。”尹涛向记者表示。

事实上,早在一年多以前,广州市社科院产业经济与企业管理研究所就已经开始针对亚运会将对广州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展开了严谨的估算研究。尹涛翻出几本厚厚的调研报告,记者看到其中初稿完成时间是2009年8月份,报告中各种数据、表格密密麻麻,“直接投资影响的那一块数据是亚组委给的,间接影响这一块是根据广州市统计快报的数据,再标准化测算比对过的,在数据获取方面我们不敢大意。”尹涛说。

对亚运投资方面的测算,研究所将其分为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两部分。记者在研究报告中看到,直接投资包括体育场馆和配套设施建设投资,而间接投资主要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环保投资,报告中指这部分投资额将达到2000亿元之多。如若将这2000亿的数字代入公式,得到的地区生产总值增值确实是7120亿元。

然而如果将间接投资所产生的七千多亿地区生产总值,也一并计算入整体的GDP增长数中的话,尹涛却表示不能认同。

“只算亚运直接投资,包括亚运城的建设投入,亚运为广州额外增加的地区生产总值确切来说应该是1032.4亿元,没有8000亿那么多。”他解释道,广为宣传的8000亿GDP增长数目,实际上是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的总和。

大量的投入,为广州经济提供了动力,尹涛表示,这8000亿GDP增长的总和,针对的是亚运这个特殊事件给广州所带来的全部生产总值,如果非要计算出一个时间段的话,即是广州从申亚成功到亚运会结束的这六年多时间内,亚运为广州所带来的影响。

“当然,这个影响是不容小觑的,可以说牵动了广州的每一根神经。”尹涛说。

8成会馆地铁直达

“换乘站永远都是人头攒动,”每天穿梭在地下的陈先生感叹,“五号线去年年底开通,我就开始坐地铁上下班了,‘这里永不塞车’嘛!”陈幽默地说。

为迎接亚运会到来,广州今年共有11条地铁线路同步施工,总长度达212公里,创下历年之最。计划至亚运会召开时,将确保有6条新线路或延长线顺利开通,80%以上的亚运场馆将有地铁直达。

亚运可以说是所有工程进度的快马加鞭的最直接动力。

广州市社科院一位研究人员对记者说道:“道路交通工程/电力设施/环卫基础设施,包括珠江治水等等工程,这些原本就是政府必须完善的工程,因为亚运而加速,因此都可以说是亚运的间接投资项目。”

今年年初,广州市城乡建委就在广州市建设工作会议上大晒城建工作“账本”—2010年要全面按时完成97项迎亚运道路交通工程;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在2008年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提高,达到96%;争取在6月底前,基本完成771项迎亚运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为迎接亚运,大量的工程正在日夜赶工,正是这些间接投资,给广州带来了7120亿的GDP增长。

尹涛指出,现代大型体育盛会的投资筹备一般需5—7年时间,但大型体育赛事投资的乘数效应并不一定与投资同步发生,而是具有明显的后发性特点。赛事结束后,所产生的乘数效应仍将延续5—6年,甚至更长。

“就像一栋楼里有一户人家买了一盆花,将它摆在阳台,花香四溢,附近五户邻居都能闻到,那这盆花的价值就增加了五倍。”对广州因为亚运而带来的间接影响,尹涛向时代周报记者打了这样的一个比喻。

赞助商创历史最高

大量工程同时上马,所带来的阵痛,或多或少地对广州市民的生活产生影响。

然而亚运曾经带给各主办地的礼物,却是诱人的。亚运史上的“泰国现象”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1998年,泰国曼谷在金融危机阴云的笼罩下,不但成功举办了一届亚运会,还令人惊奇地实现了亚运历史上的第一次盈利。

广州自然不愿意错过亚运这个发展机会,截至目前,广州亚运会共签约49家不同级别的赞助商,创下历届之最,其中不乏台资企业及海外品牌,实现广州亚运“不差钱”。

“广东是中国经济的第一大省,也是中国最大的市场。庞大的市场,加上民间强大的购买力,这些都是赞助商看中的。”谈及亚运在赞助商投资打下的好成绩,广州市社科院研究员彭澎对媒体这样分析。

“在亚运投资与收入的问题上,我们要算大账不能算小账,更重要的是未来的长远的利益,将目光集中在提高广州知名度,改善政府行政办事效率,未来生态环境的改造上等等。”彭澎对时代周报记者说道。

然而尹涛却更重视亚运的及时效应,“注意力经济是亚运经济中最重要的一环,亚运期间,全亚洲的目光都聚焦在广州,对广州提升形象是个绝好的机会,我更看重是这种即时的来自外部的效应。”尹涛如是说,未来的广州经济蓝皮书上,2010年亚运会将是不可忽略的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