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财经>财经动态>  正文

专家:我国稀土储量已大降 难以供应全球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8/09/2010 14:22:00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内蒙古包头8月9日电 (记者任会斌、张云龙、刘开雄)部分专家在此间召开的“中国包头·稀土产业论坛”上指出,目前中国稀土的储量只占全球的30%左右,而生产供应量却约占全球95%,比例已严重失衡,长期下去难以持续。

  被誉为“工业味精”“新材料之母”的稀土,广泛应用于光学、电子信息、航空航天、机械制造、新能源、核工业等尖端科技领域。然而,尽管稀土在地球上分布广泛,但富集成矿、具备工业化开发价值的储量较少,是宝贵的战略资源。

  据包头(包钢)稀土研究院院长赵增祺等专家介绍,上世纪60年代,随着对白云鄂博矿山稀土资源的勘查,中国稀土资源储量在全球的比重一度跃升至90%左右。此后,由于中国稀土资源的开发和破坏、浪费,加上国外在稀土资源勘探上陆续取得突破,这一比重已经大幅下降。

  据国土资源部的统计数据,目前全国累计探明的稀土储量以氧化物计算,约为8300万吨。中国稀土学会秘书长林东鲁等专家指出,从近年来对美国、加拿大、俄罗斯、蒙古国等国家和东南亚、中亚地区的稀土储量评估数据看,目前中国尚未开发的稀土工业储量,估计在全球的比重仅25%至30%。

  参会的赵增祺、中国稀土学会副秘书长张安文等专家也认为,从目前获得的国外稀土资源勘探信息看,中国的稀土资源储量也就占全球的30%左右,大幅低于社会上流传的比例。如果按人均资源量计算,中国已属稀土资源相对稀缺的国家。

  专家们指出,目前全球约95%的稀土产品由中国生产供应。然而,随着高科技产业的迅速发展,全球的稀土消耗量在不断上升,目前每年的消耗量已增至13万吨左右,预计2015年前后将达到20万吨左右。

  “中国资源量比例小,却支撑着全球绝大部分的消费需求,长期下去,显然是不可持续的,也是不公平的,长期看提高稀土产品价格,增加中国之外的资源供应已是大势所趋。”一位专家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