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两轮大的行业洗牌,国内彩电业已经来到十字路口,只有真正战略正确的企业可以成为彩电业‘新黄金10年’的赢家。”创维集团副总裁杨东文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中国的彩电业,上世纪90年代初曾经出现过100多家电视厂家遍地开花的局面,产能过剩以及由此引发的多轮价格战,让长虹这家身处内陆的军转民企业一度成为中国彩电市场的霸主。
第一轮产业洗牌之后,液晶、等离子等新兴显示技术带来了技术革命、平板电视的高附加值,以及销售单价的大幅提高。
在平板电视时代初期,国内四大品牌从2005年开始了反击,长虹开始寻求上游突破并在2006年开始布局等离子面板,而TCL、海信、创维、康佳则选择了在液晶模组领域布局,2008年下半年6大国产平板品牌的市场占有率重新回到了七成。
2004年国内彩电业其他巨头纷纷开始扩张,海信则并购了科龙,TCL则进行了2次跨国并购。但创维果断地调整产业结构,率先布局平板电视领域。据创维数码最新财报显示,创维实现销售规模227.7亿港元、净利润13.26亿港元。从销售规模看,创维的内销已经成为国内第一,而其净利润已经超过了其他5家国内彩电企业的总和。创维目前的业绩无不得益于其在平板电视领域提前布局。
业内人士表示:“现在中国的彩电行业正处在第二轮产业大洗牌,中国品牌占据主导地位的局面已经确立,而国内彩电品牌的分化将日趋明显。”
目前中国彩电市场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升级扩容机遇:一是未来5-10年将有超过4亿台CRT电视需要升级;二是三网融合开始试点以及未来的推广将让国内的彩电市场规模从目前的不足4000万台到翻倍增长。
正是这样的产业诱惑让众多的产业投资者来到中国,除了上游2000亿元的面板和模组投资浪潮外,索尼、三星、夏普、LG等外资平板巨头在度过金融危机的冲击后,开始重新将战略重点从欧美移转至更有潜力的中国市场,即便此前已经在电视领域碰壁的IT巨头也大有卷土重来之势。
在彩电产业的十字路口,此前占据中国市场七成份额的国内彩电业者也感到了危机,除了集体进军产业上游的投资冲动外,国内彩电巨头之间的竞争也进入了白热化。
中国电子商会常务副会长王宁表示,在激烈的竞争中,仅仅依靠规模和利润是不够的,引领业内每一次技术革命才是至关重要的指标。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