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格通信47名自然人股东,不是技术、管理者,就是关联方广电集团与海华电子的高管
广州无线电集团公司(广电集团)高管,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接连成功运作两家公司上市的情形却并不多见。
以8月5日收盘价格32.91元计算,杨海洲持有广电运通(002152.SZ)19.8万股市值651万元;赵友永持有广电运通888.62万股市值29244万元。以40倍PE保守计算,杨海洲持股市值49920万元,赵友永持股市值19860万元。杨、赵持有广电集团旗下两家上市公司市值近10亿元,相较投入不足千万(初略估算),3年内资产增值率约百倍。
杨赵等人“控制”广电集团
2007年8月上市的广电运通招股书显示,广电集团前身是始建于1956年的广州无线电厂,为电子军工企业。1994年12月,整体改制成广电集团。
2010年3月15日,就在海格通信上报上市材料前夕,广电集团进行重大资产重组,剥离所持有的物管公司、海华电子、海格机械公司的股权。
广电集团的背景与高管MBO如何扯上关系呢?原来,赵友永为广电集团法定代表人、董事长。而杨海洲系广电集团总裁。赵友永还任职海格通信以及广电运通董事,并且是广电运通法定代表人。而杨海洲除了是海格通信董事长外,还兼任广电运通董事。
说杨赵等人“控制”广电集团,在海格通信招股书中找到印证。海格通信股权结构中,杨海洲、赵友永目前分别持股6.7243%、2.6785%,该二人连同另外3名董事张志强、谢远成、张招兴一起,成为海格通信控股股东广电集团的一致行动人。以上5名董事共计持有海格通信16.1228%股权。张志强曾任广电集团副总工程师、谢远成曾任广电集团军工处副处长、张招兴曾任广电集团财务会计处处长。
“被MBO”之路
杨海洲、赵友永等人是如何一步一步私有化海格通信、广电运通的呢?
海格通信系由海格有限变更设立而成,于2007年7月领取工商执照。而海格有限的前身是海格公司,由广电集团、广电集团工会委员会及杨海洲等11人出资设立。
有蹊跷之处。首先,海格公司的设立并没有经过上级国资部门批复,仅由作为当时广电集团二级单位的军工总公司向广电集团上报所谓“海格公司筹备请示”、“股权分配方案”,广电集团随即批复设立。而在杨海洲等11人现金认购军工总公司时,“想起了”向广州市国资管理局汇报,用意原来是申请购买资产打8折。
海格公司设立时,广电集团持有32%、广电集团工会委员会持有54.7%、杨海洲等11人持有13.3%。这11人都是何许人等?杨海洲时任军工总公司总经理,赵友永任广电集团总经理,加上他们各自所在公司的几位副总,11人高管MBO团队初现雏形。此时的广电集团工会委员会共计761人。
在现金购买资产时,杨海洲等人“充分利用”了规则,用足了财务杠杆。杨海洲等人共计获得海格公司13.3%的产权,应付转让款是567万元,但实际上11人当时掏出的“真金白银”仅114万元,占应付转让款的20%。
资金不足怎么办?杨海洲等人动起了脑筋:他们将海格公司历年节余工资划出部分予以量化,11人的工资量化部分(129万元)甚至超出最初的现金支付款。接下来,11人还向广电集团借款324万元。实际上,杨海洲等11人的借款与其持股比例,若简单与职工股对比,无疑获得“优惠”更多。
2002年5月,由于员工身份置换,广电集团工会委员会将33.3%的权益转给海格公司工会委员会。杨海洲等11人的股权比例没有变化。
2002年10月,广电集团5名实际控制人中的杨海洲、张招兴,分别接受广电集团对海格公司股权的转让,两人分别获得0.5%、0.8%的股权转让。该年工商登记后,杨海洲以6%的股权比例,位居第一大个人股东。一致行动人张招兴排名第二大个人股东、谢远成、张志强、赵友永排名紧随其后。
经过2005年、2007年两度转增股本后,到了2007年4月,关键的一步发生了:广电集团工会委员会与海格公司工会委员会,将所持的股权转让给杨海洲等42人。2007年4月工商登记后,海格通信被“彻底”私有化,广电集团持股比例降到不足三成,而杨海洲等高管以70%以上的持股,牢牢掌控大权。细察海格通信现在的47名自然人股东,不难发现他们的背景:要不是海格通信的技术、管理者,要不是关联方广电集团与海华电子的高管,一般员工基本被排除在股东名单之外。
从最初的761人工会持股,到区区42名股东,海格通信上市前高管的MBO力度不可谓不大。
与MBO有关的玄机
海格通信高管MBO过程中,有几次“玄机”。第一次在2002年10月,杨海洲与张招兴受让广电集团股权转让时。其时,广电集团将所持海格公司7%股权以372万元总价,分别转让给广电集团工会委员会、黄秀华、张招兴以及杨海洲。
关于向杨海洲、张招兴两人进行股权转让的定价依据以及金额,招股书并未透露,只是称“根据资产评估报告”。该次转让中,广电集团工会委员会以26.64万元的价格按照投资账面面值转让给符保文,而杨海洲、张招兴所获得的股权价值是按照投资账面价值1元/股进行转让的,并没有按照招股书所言“以资产评估报告”为基础。
第二次在2005年1月及2007年4月的两次增资。在杨海洲、张招兴获得广电集团股权转让后,海格公司就以2004年末任意盈余共计转增股本,注册资本由之前的5328万元翻倍到11888万元。而在2007年4月,广电集团收到国家重点技术改造专项资金2150万元,转为国有法人资本487万元,海格通信注册资本随即增长。
就在这之后,就发生了广电集团、海格公司工会将股权转让给杨海洲等42人的事情。这个时间差打得“漂亮”,增资过后再股权转让,摊薄了每股转让成本。
第三次也在上述工会股转让过程中。该次转让的定价为:受让原职工持股会的,每股1元;受让其他股权的,每股4.5元,相差4倍之多,同股不同权。
(理财周报)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