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财经>财经动态>  正文

经济列车减速灯亮 第四季度GDP增速或跌破8%(图)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8/03/2010 08:28:00   来源:南方日报

  

四季度GDP增速或跌破8%

7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可以说格外令人关注,连续三个月下降,创17个月新低,达到了51.2%,诸多专业人士认为,这个数据是下半年经济列车减速的信号灯。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简称CFLP)与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数据显示:7月PMI为51.2%,仍然延续回落势头。而本周一公布的7月汇丰中国PMI也下降至49.4,为16个月来首次低于50,也显示了中国制造业经营状况环比走弱。

专家分析,经济先行指标PMI已现较为明显的经济趋冷态势,四季度经济增长下降到8%以下的可能性很大。预计下半年宏观政策基调仍将保持稳定。

数据

PMI创下17个月来最低水平

PMI7月为51.2%,连续第三个月下降,并创下17个月来最低水平,显示抑制信贷及房地产市场过热的政策持续影响制造业,经济增长继续放缓。

数据显示,在11个分项指数中,同上月相比,只有从业人员指数上升,其余各指数均不同程度回落。其中,生产指数回落3.1个百分点,产成品库存指数和新出口订单指数分别下降1.4和0.5个百分点。

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是一个综合指数,按照国际上通用的做法,由五个主要扩散指数加权而成。通常PMI指数在50以上,反映经济总体扩张;低于50,反映经济衰退。南方日报记者黄颖川

PMI7月为51.2%,连续第三个月下降,并创下17个月来最低水平,显示抑制信贷及房地产市场过热的政策持续影响制造业,经济增长继续放缓。

数据显示,在11个分项指数中,同上月相比,只有从业人员指数上升,其余各指数均不同程度回落。其中,生产指数回落3.1个百分点,产成品库存指数和新出口订单指数分别下降1.4和0.5个百分点。

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是一个综合指数,按照国际上通用的做法,由五个主要扩散指数加权而成。通常PMI指数在50以上,反映经济总体扩张;低于50,反映经济衰退。南方日报记者黄颖川

预测

“以不变应万变”政策稳定为主

虽然经济减速已成必然,但对于未来的政策走向,多数专家预计,仍在可接受范围之内,下半年宏观政策基调将保持稳定,以降低干扰经济运行的不确定因素。

央行上周日表示,下半年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按照年初确定的全年货币信贷预期目标,进一步加强和改善流动性管理,合理搭配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等工具,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处于合理水平。

瑞银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汪涛也认为,经济增长将会“软着陆”,但下行的风险将来自两方面,发达经济体的二次探底以及重工业行业增长下滑超预期。“如果这两方面的因素重叠在一起,GDP增速则有可能在2010年四季度或2011年一季度低于8%。”

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则称,政策可以在结构上有些微调,比如加快一些地方基建项目的审批速度,加快个别地区的工程进度等等,这些都是不影响调控方向的微调,大方向则没必要转变。

经济增长放缓趋势正在形成

市场需求开始疲软,近日,一些出口厂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市场需求的减少影响了新的订单量。PMI分类指数也显示:新出口订单指数从6月份51.7降至51.2,进口指数从50.4降至49.3。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指出,新出口订单指数继续回落,预示外贸出口增幅开始回调。从相关因素分析,当前投资与出口增长的基础都还不够稳固,增速存在较大下降可能。

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11.1%,其中二季度增速回落至10.3%。决策层也多次表态:二季度经济减速,特别是工业增速回落是主动调控,节能减排力度加大的影响。

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的《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简称《报告》)也认为,GDP、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加值、财政收入、企业利润及总体宏观经济景气指数等指标呈现出强劲反弹趋势。但这并不表明中国宏观经济已进入稳定复苏或经济高涨的阶段,反弹依然具有基础不扎实、趋势不稳定、动力不明显等特征。

张立群指出,7月份PMI继续走低,暗示经济增长放缓趋势正在形成;当前投资与出口增长基础还不够稳固。他预计,未来中国经济将逐渐企稳,2010年经济增幅可能在9.5%左右。

而中金公司报告甚至预计,下半年经济增长为8.1%。以此推断,四季度经济增长下降到8%以下的可能性很大。

经济不会出现二次探底

PMI虽然连续3个月回落,但总体来看,不必过分悲观。昨日,多数专家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都表示,对于这个先行数据先不必过度惊慌,之前传闻的“经济二次探底”也没有到来。

汇丰银行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称,“只是经济增速下滑而非垮掉。”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张健华对此也表示,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但没必要因此忧心忡忡。

国家外管局局长易纲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中国实际上现在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基数增大,增长率理应逐步放缓。

在张健华看来,中央政府出台的房地产市场调控措施,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管理以及节能降耗举措是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原因。

数据的下滑仍在很多专业人士的预期之中。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指出,PMI再度回落,有一定的合理性,反映我国经济经历一季度过快增长后增速出现平稳回落。

蔡进分析说,7月份PMI再度回落,一方面源于季节性因素,由于设备检修、高温等因素,往年我国夏季工业生产都有所减弱。另一方面,则是宏观主动调控的结果,如房地产调控、出口退税率调整等。

摩根士丹利亚洲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王庆也认为,工业增加值放缓幅度虽然较大,但其中节能减排力度加大带来的非常规性因素影响不小。

通胀压力将会全面缓和

  

此次公布的7月份PMI,也是三季度首个出炉的经济运行数据。这个数据也在一定程度上预示着通胀压力开始减轻。

数据显示,7月份我国PMI指数中购进价格指数为50.4%,比上月回落0.9个百分点。该指数在今年4月份达到峰值72.6%,五六月份则连续大幅回落。

作为物价先行指数,购进价格指数的持续回落,预示着通胀压力将持续回落的态势。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受蔬菜、猪肉价格反弹以及部分地区洪涝灾害影响,7月新涨价因素增加,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可能重新反弹至3%以上,其后逐月回落。

申银万国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认为,二季度是PPI的高点,三季度则是CPI的高点。李慧勇分析,预计7月份CPI同比上涨3.3%,再次超过3%的警戒线。其中,食品价格上涨是推动CPI上涨的主要因素,蔬菜和猪肉价格涨势尤为明显。李慧勇同时预测,7月份PPI上涨5.1%,涨幅比上月回落1.3个百分点。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的《报告》也分析认为,中国宏观经济的价格压力将会在短期内持续存在,但总体来讲并不存在通货膨胀问题。

《报告》称,未来价格上涨压力源自三个因素:一是2010年上半年大量的流动资金必将通过各种途径成为价格上涨的核心推力,二是粮食价格依然存在上涨的压力,三是进口商品价格上涨的冲击将在一段时期内才能得到消化吸收。

但从另一方面来看,目前PPI高点已现,PMI指数连续大幅度回落,世界物价水平的回落也将使中国未来价格上涨压力得到全面的缓和。中国总需求增速的放缓,以及总供给增速的提升,将从根本上缓解中国价格水平的上涨。

南方日报驻京记者 吕天玲 实习生 周祖燕 郑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