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讯 (记者 齐琳)楼市调控后持续走低的成交量在7月“抬了下头”。昨日,来自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管理网的统计显示,7月商品房成交数据相比6月出现全面上涨,其中期房住宅成交总量为4950套,环比6月上涨了16.7%,而剔除政策房因素的期房住宅成交量更是达到了4035套,环比上涨了39.2%。同时,这样的涨幅也创下了三个多月来的最高值,不过较新政前三月的7031套和新政期间的8192套成交量仍有很大差距。
业内人士表示,近期新房市场出现回暖的原因,一方面是部分远郊区县低价楼盘的入市及开发商一系列的促销活动,另一方面也是刚性需求购房者唯恐政策放松市场出现反弹而急于出手。
“主要还是购房者对价格的敏感使得7月部分低价入市的新盘遭到疯抢,从而推高了全月的成交量。”荧灿地产总经理顾辰天告诉记者,从7月中旬万科长阳半岛两天854套房源售罄,到上周末保利茉莉395套房源一上午售完,这些新盘遭到了购房者的抢购。这主要是因为新盘低价入市,如万科长阳半岛均价为14500元/平方米,而周边在售的天恒乐活城等售价都维持在2万元/平方米;而位于大兴的保利茉莉虽然是第二次开盘,但价格涨幅仅为几百元,17000元/平方米的均价甚至比周边二手房价格还要低两三千元。
除了价格因素,对于未来调控政策是否会放松也成为目前市场的主要担心。国土部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纳入国土部住宅用地供应监控的37个重点省区直辖市中的27个并没有完成“时间过半,供地数量过半”的目标,一个重要原因便是楼市调控使得开发商拿地越发谨慎,地方政府供应的土地无法及时得到“接盘”。“下半年这些省市都将面临供地任务的压力,如果完成不了,不但未来的供应无法得到保障,地方的财政收入也将大打折扣,这对于背负着沉重地方债的省区市而言是绝对难以容忍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认为,这也影响到了刚性需求购房者的判断。
顾辰天认为,现在的情况似乎和2009年初极为相似,二手房价格已经环比新政前降了不少,而新盘则再次采用低开的营销策略,所以很多购房者吃过2009年的亏之后开始变得敏感。从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管理网来看,二手房成交量每周都呈递增趋势,新房市场也出现了对低价房源的抢购,所以说购房需求已经渐渐在重回市场,购房者也停止了无止境的观望。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