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见习记者 庞倩影
中国的电子商务市场在急速的膨胀,你能想到的东西都可以在这个渠道上购买到,其中当然也包括药品。但是,对于这个“占领3%的销售额,就会收获约50亿元规模”的药品网购市场,至今却仍只有27家药店拥有网上售药资格,这个数字与全国逾1.6万家医药企业数量之间形成了巨大反差。高利润、高回报的大蛋糕,居然没有人抢,医药企业在顾忌什么?
连锁药店
不是不想做,只是还看不清
陈健是广州某大型药房连锁有限公司的副总裁,面对记者的疑问,他无奈地回答,“我们都知道上网卖药是未来趋势,但你让我现在立马就动手,我真的还没准备好。”
老百姓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董事长办公室主任王黎也对记者坦言,一则因为药品的特殊属性,致使国家审批制度严格,监管力度强大,(许可证)很难批下来;二则消费者也需要一个接受过程,毕竟消费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
原来“陈健们”口中的“没准备好”,或许不是本身药企没有准备,更多的是对政策、对消费人群的担忧。但尽管顾虑不少,王黎还是对记者透露,“老百姓计划今年内上马电子商务模式。”事实上老百姓大药房早已取得了网上药品交易的牌照,只是一直未开始运营,而现在大势在逼迫连锁药店巨头停止观望的态度。
更为重要的是,我国几十年以来都存在以药养医的弊端,医院系统对药价的决策占比较大。只有医药分家,那药品的电子商务市场上才有自由竞争的可能。
生产企业
网上卖药出了事,谁负责?
有试水电子商务想法的不止零售终端的连锁药店,药品生产厂家其实也想分一杯羹,但是摆在他们面前的“大山”远不止消费者和审批那么简单,它涉及到一个国家医疗系统的裂变。
“现在发网上交易许可证的是国家药监局,药监局的职能是监管药品安全,而如果生产厂家要网上卖药,自产自销,那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就成为一家了,甚至连储存环节都包含在内。如此一来,发牌照的还能是药监局吗?核定价格的物价部门是不是也该发一张许可证?不然生产厂家自导自演,不是可以形成价格垄断吗?”一位医药界人士向记者发出上述一系列诘问。
国家机构间职能分工的问题不仅存在于牌照审批上,还横亘在监管环节。记者了解到,一旦消费者买到假药,接受投诉的部门是工商局,而对药品交易主体、商品以及流程进行监管的是药监局,要处理网上非法卖药信息的又是工信部。由此导致往往等药监局公示非法网站几个月后,该网站仍在运行,联合监管之难可见一斑。
而我国于2005年发布的《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审批暂行规定》也明确指出,向个人消费者提供网上药品交易服务的企业,必须是依法设立的药品连锁零售企业,由执业药师负责网上实时解答咨询,并有保存完整咨询内容的设施、设备及相关管理制度。
网上卖药企业
现在是“触网”好时机
相比大部分药店和生产企业的观望态度,那些已经“吃了螃蟹”的网络卖药企业在想什么?
“目前我们已经与花红药业、万通药业、哈药集团、太极集团、修正药业等多数国内知名生产企业达成一致战略协议,未来还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跟我们合作,从未遇到过不愿意合作的厂家。可以说,关注互联网发展是大势所趋,而不重视的企业终将被历史所淘汰,现在正是上马的好时机。”谈起网上卖药,健客网CEO苏展是雄心勃勃。苏展经营的健客网是广东本地第一家BtoC互联网药品经营企业,也是目前中国最大的网上药店,经营品种达两万种。今年3月开始试运营,当月便实现销售额增长200%的好成绩,苏展预计其今年销售额将达3000万元。此外,京卫大药房网上药店、金象网等网络药店的年销售额也皆突破千万元。但对比起实体店,网上销售的份额尚不足后者的10%。目前金象大药房的年销售额约为5亿元,而金象网年销售额在3000万元至5000万元之间。虽然份额有限,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2009年我国经济药店连锁亏损面接近70%,恶性竞争已经让实体店进入贴身肉搏时代,上马网上销售已经是大势所趋。
网上卖药的两道坎
对于网络销售仍然偏低的份额,苏展坦言问题在于“蛋糕没有做大”。而企业运用互联网的不成熟、行业的规范程度较低、消费者的信心不足,以及物流配送的相对滞后等一系列因素,都制约着网上药店的快速发展。更重要的是,网上卖药的价格杀手锏也在逐渐退却光环。
互联网太“烧钱”
业内一份数据显示,尽管大型连锁药房的平均毛利率达到27%,其中店面租金占去10%,人力成本又占8%,加之其他七七八八的运营支出,实体店真正能落袋的或许只有5%的净利润。对比来看,虽然网上药店须向第三方物流公司支付费用,但网店建设和运营成本则远远低于实体店,光省下租金这项费用就很可观。
“其实,网站维护需要大容量、稳定的数据库,还要与各大银行或者第三方支付中心有良好合作,签订在线支付的服务合同,另外,消费者资料存储归类分析,也需要强大的后台处理。”从事IT行业的龚先生表示,电子商务方面的硬件、技术以及人才都是网上药店的重要组成部分,所需支出不小。
“决定营销效果最关键的是网站有多大的流量,这些流量会不会转化为购买。”有自建网站经历的小沈也对记者补充,“此外,互联网的优势是发展快速,但因为它太快速了,从业者被逼得不停往前跑。越要做大,就需要越多品种的货物,同时对资金的占用率就越大,一旦没有新资金进入企业,就意味着即将碰到天花板。”苏展也坦言欢迎风投融资、参股,但目前都处于洽谈中。
配送影响覆盖率
配送半径有限也是一个屏障。根据我国《药品管理法》的相关规定,药品作为关系到人民生命安全的特殊商品,不允许邮购。如果委托第三方配送,第三方必须通过GSP认证,以避免药品在配送中被污染、破损、调换等。物流要求之高阻碍业务量的释放。“国内本来就有很多平价大药房,价格并不比网上药店贵,而且广州药店多过米铺,几百米之内就开一家,随处可买,不怕延误病情。”而市民齐先生的观点也代表了大部分消费者的观点,他们并不认可网上买药。
而广东金康药房总经理郑浩涛更表示,“只能销售非处方药”则是目前中国市场上网上药店的最大制约。由此造成一个不争的事实——目前网上药店多重点发展个人用品、保健品和健康护理产品几块业务,而诸如保健品之类的在网上可按一般商品销售,不在国家管制之列。曾担任医药连锁业规模最大的海王星辰连锁药店前任CEO钱建农认为,网上药店唯一有前途的方向是保健品和计生用品,因为这两类商品动辄就有70%至80%的毛利。
相关链接
欧美网上药店规模有望超实体
在欧美,零售药店是患者购药主渠道,同时患者更能通过零售药店的网上购药服务方便购药。根据医药商业协会公开的数据显示,目前发达国家网上药店的销售额已经占药店整体销售额的近20%。
在欧洲大部分国家,药剂师协会下属的药店,90%以上都开展网上药品预订服务。例如,在瑞士每销售5种药品,就有1种是通过网上售出的。而美国网上药店的数量超过了1000家,市场规模将近1700亿美元,其中最大网上药店CVS年销售额超过150亿美元。有预测认为,未来两年内,美国网上药品零售额将超过传统药店。
据介绍,美国网上药店的发展基于两点主要原因,其一是美国网上药店被允许销售处方药。那些需要购买处方药的顾客不仅可以通过邮寄、传真向网上药店提交处方,还可以提供处方医师的电话号码,由网上药店直接打电话查询。此外,患者还可以提供自己的保险账号,网上药店会与顾客原来买药的药店联系以获取处方。其二,美国的CVS、Drugstore等网上药店,都是在与当地的社会保险整合之后,规模才得以迅速扩大的,但这两点在中国还不具备。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