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财经>财经动态>  正文

广州:定价规则诡异更改或助长LPG企业暴利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7/20/2010 09:05:00   来源:金羊网-新快报

  

今年6月20日,广州车用LPG零售价调整为4.05元/升,同时出租车燃油附加上调为1.5元/车次。由于涨价程序不合理以及毫无准备,被舆论斥为“五毛乱象”。当时,广州市物价局通报称,涨价原因是由于去年以来国际、国内LPG价格走高,导致广州车用LPG进货成本走高。然而,经本报记者调查,自今年4月以来,国际、国内LPG批发价格一直保持下降态势,特别是7月已降至5000元左右,比零售价要少去2400元。

而更令人惊讶的是,本报记者调查显示,此次涨价后LPG气站的毛利率已达到33%,远超广州物价局之前“毛利率为6%”的指导价。

面对质疑,市交委有关负责人解释称,在现实的定价中,6%的毛利率规定已不存在,定价方式改为在两个月前的平均进气成本上直接加价722元/吨。

“6%的毛利率”为何悄无声息地就变成“直接加价722元/吨”?行政部门为何亲手毁掉了自己之前所制订的LPG定价规则?可以说,LPG气站违规涨价的事实已是漏洞百出,物价局、市交委两大部门不惜自断前规另立新规为气站违规涨价背书,实在是诡异得令人有些错愕。

当然,如果回顾有关LPG的历次争论,以及行政部门在其中为LPG无条件辩护的惯常反应,就不难发现,两大部门能够在这一次明显没有道理的争论中扮演起这样的角色,只不过遵循了他们一贯的立场与逻辑而已。

行政部门在所有有关LPG的争论中均彰显出鲜明而坚定的立场,这背后究竟暗藏着怎样的故事,不禁令人浮想联翩。可以看到,无论是主动为LPG气站出谋划策改变定价策略,还是默许气站虚报成本以“合法”地抬高价格,似乎都印证了监管部门内部以及与LPG气站之间都达成了高度默契,即想方设法、不择手段地保证这笔生意稳赚不赔。

在LPG零售价上实施政府指导价,本意是为了规范价格市场,降低城市的生活成本,如果这个目的达不到,或者导致了背道而驰的效果,那么这个“政府指导价”就没有任何必要了,甚至是需要物价部门以公共利益的名义竭力去避免的。

因为这个时候的“政府指导价”的存在已经不是为了规范LPG价格市场,而是为了给企业玩弄价格保驾护航。有了这道护身符,LPG气站的所有定价行为就根本不需要考虑什么成本因素和效率因素了,只需要考虑如何在虚报成本后顺利通过审批,天底下究竟还是有这么好做的生意!

然而,如果天底下真的有这么好做的生意,那它或许早已不是什么真正的“生意”了,而是近乎于一种利益共同体的共谋。物价部门和LPG气站本来是监管者与被监管者的关系,现在这个关系丝毫没有得到体现,唯一的可能是,二者的诉求,或者说利益,已经达成了一致。

也就是说,LPG价格即便违规上涨,即便遇到广泛的抵制,即便造成了城市生活成本的提高与劳动生产率的降低,但仍然是物价监管部门和LPG气站愿意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