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财经>财经动态>  正文

加工贸易新政呼之欲出 “三来一补”转向三资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7/10/2010 14:01:00   来源:经济观察报

  

一场企业身份的变革正在珠三角拉开。

近日喧扰业界的加工贸易新政之变,对早已风雨飘摇的“三来一补”企业来说,无疑是当头棒喝,正在把“三来一补”企业转型潮推向新的高潮。

“以后来料加工这种贸易形式可能就不存在了。”东莞日富电子塑胶制品厂总经理崔承虎说,“现在身边的来料加工企业基本都在向三资转化。”

面对企业对加工贸易新政的诸多猜测,商务部7月1日至2日在苏州召开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工作座谈会,给大家派了一颗定心丸。

会上,商务部官员再次肯定了加工贸易的地位和作用,但是也强调了随着合资、合作和独资法的出台以及来料加工政策的不断完善,外商应该更多的以三资企业形式发展加工贸易。

企业变身

“自从工人工资上涨,薄薄的利润又被压掉了一块。”在崔承虎看来,本来就有些喘不过气来的加工贸易企业,现在基本处在保本的境地。

“现在大家都在传,加工贸易的政策可能会变。”崔承虎说。崔承虎的公司是一家日资企业,厂房占地面积有1万平方米,坐落在东莞市常平镇土塘裕隆工业区。企业们都在担心,之前针对“三来一补”的各种优惠将不复存在。

“来料加工这种贸易形势可能不久的将来就消失了。”崔承虎说。

此猜想绝非空穴来风。

6月22日由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中国出口的406种税号的商品将取消出口退税。而且企业层面都在传加工贸易禁止目录即将扩大,纳入的产品不再享受进出口保税的优惠,且这一政策出台的时间点也在逼近。

在日富这样的企业看来,转三资企业是早晚的事情。“三来一补”没有法人身份,不能内销,已经成为日富经营最大的障碍。

“正好现在政府有优惠政策,来料加工企业可以就地不停产转型三资企业。”崔承虎说,“所幸就赶紧转了,现在给人家做代工的利润越来越薄。”

他一个朋友刚刚成功地将原工厂部分未到期解除监管共计5500万港元设备以不作价方式转入了新的独资企业,为公司节约了近1700万元的税金。这也是优惠政策中的一项,来料加工的设备一般都是外商以不作价的方式提供的,免税进口。按之前的规定,设备分监管期内、监管期外,设备超过5年为自动解除监管,未达到5年的设备解除监管需补税。

2007年7月23日,国家商务部与海关总署联合发布新一批增加了1853类商品的 《加工贸易限制类目录》,犹如一场小地震,加速了企业“变身”。

天有不测风云,此后不久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随着政策的回调很多待转的企业又都退了回去。

崔承虎的朋友常先生在上一波中转成了独资企业,2007年底完成操作,注册资本400万美元,投资总额500万美元。从转型运行到现在这两年的时间里,成本方面常先生算了一笔账:

首先是企业有了自理报关权。这样就方便操作海关各项业务,不再受限于需要委托报关行(报关组)代理报关,每年节省的代报费就有21万-35万元。

相应的,转为独资企业以后,还可以享受到各级政府部门给予的补助。例如国内外市场开拓、展览推销资金补助、研发经费补助。

“独资企业用于展览会的每年开支约100万元,就可以申请资助大约40万元,这是来料加工厂不可能享有的。”常先生说。

还有就是国内购买原材料增值税发票可用于免抵退税,现在厂每月约有300万国内购买原材料,每个月的退税就有30万-51万元。

这样算下来,每年节省的开支有几百万元。

数据显示,2008年以来,东莞市共受理1011家来料加工企业办理了转型手续。今年,东莞开展了 “三个1000”工程,其中之一就是推动1000家来料加工企业由“非法人企业”转为“法人企业”。

这种做法正在被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重点城市纷纷效仿。

企业“变身”之后,再继续代工生产的同时,大都加大了内销市场的开拓,并有了自创品牌的意向。

加工贸易再受拷问

历史的魅力在于,许多不经意的举动竟因历史的点拨,而成滚滚大潮的起点。

比如,1978年落户东莞虎门镇的太平手袋厂,竟然拉开了此后30年波峰竞逐的中国制造大潮。随后,这种“三来一补”模式在中华大地上轰轰烈烈地开展了,1994年2月广东“三来一补”企业出口额达150.8亿美元,占当年全省出口贸易额的30%,占全国该类出口总值的83%。

到了2002年,“三来一补”企业在东莞、深圳、广州等珠三角地区盛极一时,仅东莞在册的“三来一补”企业就达1.2万家。

2006年开始,加工贸易受到质疑,纯粹挣劳务加工费肯定是有问题的,一系列的调控政策频繁出台以促进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

2007年5月底,随着已倒闭10年的太平手袋厂旧址被夷为平地,新一轮调控拉开序幕。

2008年金融危机来袭,大家共渡难关,加工贸易的争议暂时平息了下来。危机之后,这个问题再次浮出水面。

“现在各个部委之间,包括商务部内部对加工贸易的态度都是不一样的。”商务部一位人士此前曾向本报透露。

广交会上,商务部公布了《后危机时代中国外贸发展战略》,这是一份支持中国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促进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报告。主报告执笔人李钢在接受本报采访时曾表示,“这份报告的核心就应该是强化一般贸易,适当压加工贸易。”

面对“三来一补”应该寿终正寝的声音,广东省外经贸厅加工贸易处的一位人士驳斥为“缺乏常识”。他强调,来料加工、进料加工是国际贸易的一种通行模式,作为手段,本身并无优劣之分,关键是所从事的是什么产业,是否有高科技含量。他认为,转型升级重点在于产业结构而不是贸易方式。

东莞市对外贸易与经济合作局综合科科长杨荣谈到加工贸易的重要性时说,第一它涉及了近千万人的就业;其次是推动了大陆和港、澳、台的关系;还有就是对民族企业的带动作用,早些时候是配套,现在是竞争。

相关链接

“三来一补”一般指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及补偿贸易。该类加工出口业务后来被冠以更加科学的称呼——“加工贸易”。

“三资企业”指中外合资、中外合作、独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