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财经>财经动态>  正文

王毓:出口日本 品牌要过硬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6/23/2010 11:34:00   来源:浙商

  

浙江省驻外商务代表系列报道(4)

王毓:出口日本 品牌要过硬

对普通日本人来说,金华火腿、绍兴黄酒等一些浙江的老牌产品耳熟能详。

本刊记者 何晓春 实习记者 吴景伟

“浙商在国内是第一商人群体,但在国外尤其在日本还没形成气候。日本目前还没有浙江商会,日本人只听说过浙江人炒房。”王毓对《浙商》记者说。

浙江省建设投资集团日本公司老总王毓,如今有了新的名头:浙江省商务厅驻日本商务代表。王毓已经在日本呆了9个年头,如今每年有70%的时间在日本,“回国相当于出差”。

海外企业为何无缘参与日本建筑业

不久前,浙江省建设投资集团入选全球工程建设领域最权威的学术杂志《ENR(工程新闻记录)》全球225家最大国际承包商,可以承接海外工程。不过,他们在日本并没有自己的建筑项目。

“海外建筑企业在日本几乎不可能接到工程。”王毓向《浙商》记者透露,“由于日本是多震国家,对建筑行业设置的门槛很高,标准很多,一般海外的企业达不到这么高的标准。”

浙江省建设投资集团进入日本市场,是从派遣研修生开始的。上世纪80年代初,浙江省与日本静冈县结为友好省县关系。1986年,作为两地之间的交流项目,当时的浙江省建筑工程总公司与静冈县重机工业组合互派10名优秀员工,作为研修生到对方公司学习。

自中日两国缔结研修生派遣制度以来,中国一直是日本研修生生源的最大来源国。之后,研修生派遣从本质上演变为劳务输出,而浙江省建设投资集团则充当了劳务中介的角色。王毓告诉《浙商》记者:“我们协助日本人管理,如果有劳资纠纷,我们为工人争取合理的权利。”

浙江省建设投资集团以往一直没有把劳务输出当作盈利点,2002年王毓去了日本之后,发现劳务输出也可以作为一项盈利的事业。于是,浙江省建设投资集团开始拓展日本用工客户,迄今为止通过他们中介派遣的驻日研修生已达到800人,浙江省建设投资集团也成为浙江最大的劳务外派企业。

除了研修生派遣,王毓还在日本拓展一些新的产业。浙江省建设投资集团在日本购置了自己的大楼,作为不动产出租。王毓对《浙商》记者说:“如果这块做得好,我们考虑继续买第二幢、第三幢楼。”此外,王毓开始尝试做留学生中介,并试着给浙商做产品代理。对于希望去日本投资的浙商企业,王毓也愿意为他们去日本参展办展做好组织工作。

出口日本要在品牌上花成本

不久前,杭州瑞得寝具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德方去了日本,希望王毓能够帮忙在日本推广他们的蚕丝寝具。王毓向《浙商》记者介绍:“一些自然的原材料加工型产品在日本很受欢迎,比如浙江的竹炭、竹席等竹制品。我们预计蚕丝产品也能占领日本市场,关键是缺乏品牌。以往出口日本的中国产品很少在品牌包装上花成本,给人的感觉就是便宜。”

对于普通日本人来说,浙江的知名度远远不如北京、上海,甚至不如一些欠发达省份。但是,一些浙江的老牌产品却能为日本人耳熟能详,例如金华火腿、温州蜜橘、绍兴黄酒等等。“这就是品牌效应。”王毓对《浙商》记者说,“但是最近,却少有新的品牌在日本市场上崭露头角。”

王毓认为,这与浙江省的经济模式有一定的关系。他对《浙商》记者说,近年来的中国无疑是一个世界工厂,特别是沿海地区更是依靠出口贸易带动整个经济,长三角地区更是中国出口贸易的领头羊。但是,众多企业在获取了大额的利润以后,却忽视了一个民族企业立身的根本,那就是品牌。

技术含量低、人工费用低、质量水准低、价格低是目前日本国内对中国产品的普遍认识。

王毓向《浙商》记者透露:“在日本,意大利制造给人一种高档的印象,而中国制造与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制造相当,‘made in china’的排名很靠后。”

王毓认为价格战迟早要走到尽头,他对《浙商》记者说:“对出口型企业来说,短时间内想要获取利润,确实只有靠价格竞争;但是从长远角度来考虑,单纯走低价路线,一旦局势发生变化或者进口国采取反倾销手段,企业就会面临很大的困难,甚至危及生存。

日本一些著名企业,之所以能够在世界上立足,最终还是依靠品牌效应。

这里面包含了高技术、高质量,当然这些都来源于优秀的企业文化和高素质员工,这些是大部分中国企业所欠缺的。”

到日本能并购什么企业

除了把产品卖到日本去,王毓认为浙商可以抓住机会去并购日本的企业。他对《浙商》记者说:“当前日本有不少企业面临经营危机,但它的管理与技术还是不错的,如果能够与中国的市场结合,那就是双赢。”最近,就有浙商刚刚收购了日本的温泉酒店。

作为浙江省商务厅驻日本商务代表,王毓希望能够充当日本与浙商的桥梁。不久前,王毓刚刚拜访了JETRO(日本贸易振兴机构,相当于贸促会),希望能够为浙商“走出去”与浙江“引进来”牵线搭桥,为他们提供第一手的贸易政策动向。

王毓计划,2010年组织日本企业到杭州来考察投资。他对《浙商》记者说:“这两年日本经济滑坡厉害,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很大,尤其是建筑业与制造业。以前我们更注重把产品卖到国外去,其实日本企业也看好中国市场,想着把产品与技术卖到中国来。中国现在大肆兴建高铁与地铁,在这方面日本有很强的技术。中国这两年遭遇两次大地震,抗震技术日本也是一流。”

如今,王毓每隔一两个月便会给浙江省商务厅发回日本经济形势分析报告,他希望能够在日本成立浙江商会,在日本与浙商之间架起一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