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财经消息 2010年6月19日,“创智菁英,共享财富——申银万国·私募基金与股指期货”高峰论坛在上海举行。腾讯财经作为网络合作媒体对论坛进行全程图文直播。
会上,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分析师提云涛进行演讲,演讲题目是《股指期货与产品设计》。演讲中提云涛生表示,股指期货是一个基础的金融工具。
以下是提云涛先生演讲实录。
提云涛:大家下午好,很荣幸在这里和大家汇报一下股指期货产品设计的研究,其实股指期货出来以后,这是一个基础的金融工具,除了做方向性的投资之外,是不是还有一些可以由其他的投资方式,从投资方面来看的话有更多的选择,其实他既然是一个基础的金融工具,可能和以前的方式出现之后就会改变我们很多的策略,比如说他可能黑出现一些收益。我们看到其实海外也有一些人在这样做,比如说自助化的增强,有人会说我有其他方面的投资能力,我们也可以用期货做投资,因此我们可以把股指期货理解为既可以实现收益,也可以实现增强性投资的策略金融工具。
首先我们看一下上市以来的情况,其实这个可能关心股指期货的人已经很熟悉了,成交量这个市场上确实比我们想的活跃得多,我们原来想的成交量比较小,后来发现这个市场的参与者还是很活跃的,因为一度放大到40万手,从合约的分布来看,可能觉得过于活跃了,但是我们看成交量来看,基本上当月合约和下月合约是占有利合约,我们看之前最开始的三周是当月合约是主力合约,过了一期之后下月合约是主力合约,这个成交量基本上和海外股指期货的成交分布有比较相似的特征。
刚才前面的嘉宾已经提到了溢价率,现在溢价率在逐渐回归提醒,我们看到回归6月份以后已经回归到比较合理的水平。大家可能会关心投资者,有人会问是不是个人投资者,有人提到机构比较少。如果我们仔细和投资者沟通的话,我建议大家关心这个问题,什么水平呢?个人投资者的水平并不低,即便是有机构也是由一个一个的个人来组成,如果这个个人投资者对股指期货有一个比较深入的基本研究,其实他的一些表现就等于是在做一个机构的投资。
相对来看的时候,如果我们从议溢价率来看相对比较合理了,有点类似于成熟市场的溢价率的情况,它的分布比较成熟。我们首先想要的是公募基金,它主要是做一个投资效率的管理,我们从4月份的会议上已经做了一个系统的阐述,基本上做提高投资效益的比较多一些。还有一个是成熟以后做的比较多的,我们发现β增强的比较多,这个时候如果我们考察一家美国的公司会发现,基本上它的舱位是多头,多头就以锥它的β在增强,股票类的基金主要是在β的企业,如果要超越α是很难的。这是成熟以后一般的共同基金的利用,我们在做产品设计的时候,只不过在原来的基础上把我们的产品做一些改进,我们想到是不是我有更多的来实现,比如说绝对收益,这个是在股指期货出来以后对我们这个市场的投资做的最大改变。因为我们之前做投资或者是做投资咨询的人遇到最痛苦的是。你牛市的时候要赚钱,熊市的时候不能赔钱,不赔钱可以不投资。其实我们发现,如果是事先知道后面是熊市和牛市的时候,这个投资就非常简单了,有人可能会说在6000点,6000点不高,跌到1万点的时候有人会说会不会到1千点去,这个还是很难的。如果我们对股指期货做一个研究的时候,确实股指期货出来以后我们可以实现绝对收益,因为我们可以利用股指期货两个最基础的特征,一个可以双向交易,一个可以做空一个可以做多,可以用少部分的资金,用20元翘动100元,对我们的绝对收益提供了基础。
还有一些海外对冲基金,比如说可转换的套利,事件驱动的套利、期限套利等等,其实这些都是可以选择的策略,基于这些策略可以设计出相应的产品来。大家可能关心更多的是期限套利和α对冲,前面的演讲嘉宾也提到了,后面的演讲嘉宾也会提到。关于期限套利的整个策略,我们会想到期限套利大家讨论更多的是怎么来复制现货,刚才提到怎么复制这个方法,一个是用ETF来复制,还有一个是完全复制,还有一个是不完全复制,我用抽样来复制。从总体里面抽出50支来做一个组合,做一个现货组合,这样的话交易的效率会比较高一些。
其实我们可以发现,ETF复制的时候一般会想到用50或是100,或者是180或100,或者是沪深100和沪深300,有了股指期货以后,我的投资就不仅仅限于股票,为什么有多支ETF的时候为什么只选择2支,我们可以选择3支,我们做一个模拟的时候,如果我们把50、180、100加起来的时候和客户的差会更小。我们的现货要跟踪最小,其实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发现可以多一些选择。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