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富晶资产管理公司总经理王林
腾讯财经消息 2010年6月19日,“创智菁英,共享财富——申银万国·私募基金与股指期货”高峰论坛在上海举行。腾讯财经作为网络合作媒体对论坛进行全程图文直播。
会上,上海富晶资产管理中心总经理王林进行演讲,演讲题目是《私募机构与股指期货的期限运作》。演讲中王林先生表示,整个金融的结构向银行体系过渡倾斜。
以下是王林先生演讲实录。
王林:这就带来了第三个问题,股价很高,股票的投资回报很低,这都是相关联的。我举过几次海普瑞(音)的例子148发行,最后50个亿,有的说是超募了2000个亿,这种过渡的超募说得过渡一点和抢劫没有什么两样子。
这些当年还有很多的矛盾,我觉得造成这些矛盾到底是什么原因,我们在对市场待的时间也比较久,我们也有一些体会,想给大家汇报一下,如果不对请大家批评指正。有三种管制,第一种是价格管制,中间我们改了五、六次,从定价发行到市盈率发行到现在的使用价,价格上略有松动,但是总体来说还是管制。第二是数量管制,到底发多少没数,大家可以看到年度之间极度不平衡。
第三是最不可思议的管制,我把它描述成为闸门管制,什么时候能发股票,什么时候停止发股票没见得有标准,没见得有条件,什么时候停呢?市场不好了,什么是不好呢?低于多少市盈率是算不好了?突然有一天新股停止发行了,突然有一天新股可以发行可以调材料了,我觉得这个对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是非常有害的。新股一会开一会停也有几次了,但是到底哪一次决定是该开还是停呢?我没有弄清楚,在座的有没有人指教一下这个是谁决定的,好像很抽象,这个对市场的影响很大。说到底,由于审批的那点好处,地球人都知道,造成的后果就是股票不是圈钱太高了,对经济建设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搞了20年了,最后没有钱去处置,这个账很不划算。由于这个问题,因为融资发得太少,迫使金融结构过于倾向银行的金融,使得我们的数字过于失衡。
大家想一想去年一年的信贷增量是10万亿,股票20年增了2万亿,10万亿和六、七万亿,明年能不能放下去,第一,世界经济的复苏是曲折的,对外需没有那么强。政府投资还会不会投下去,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带清查有没有问题,到底有多大问题也不清楚。甚至一些银行贷款也学聪明了,通过资产回购的信托计划,把它巧妙地转移到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以外去了,估计也有一、两万。这样算下来我们现在的存贷比有没有问题?我们觉得可能需要斟酌,不能武断地说一定有问题,前面看到一些银行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整所做的压力测试,我可能研究不深,就觉得有点纳闷,在银行所做的重度30%下跌的房价情况下,银行的不良资产增加了0.5%,按照这个确实我们估计一下,就是说跌了40%不到1%,跌到70%可能就没有问题了,这个恐怕和我们的常识和基本的判断差得太远了,我没有弄清楚,我不知道跌到50%的时候会不会受到影响,现在银行都在融资,已经批复的是三、五千亿,是不是还有我们不知道的情况?
讲了这么多无非想说明一个情况,由于IPO的三层管制,改革开放30年的一个败笔、一个倒退导致我们的金融结构过渡倾向银行,直接融资严重不足,现在已经到了严重失衡的程度,这种情况下银行的贷款不能大幅度增长,经济增长需要融资的时候,我们是不是要迈出真正的步伐?我在想,如果我们的直接融资有一个大踏步的推进,在一个月前,一个小座谈会我听到了从公募出来的私募基金里面也有一个感慨,现在所投的标地太少了,创业板一天发个50支就可以了,我觉得可以符合上市公司不低于一万家,为什么只发少数那几家呢?如果这个方面来一个突破的话很难,没有那么多超募了阻力很大,如果从全局的角度来说改变直接融资做低。200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文件里面已经写得很清楚,叫大幅度的提高直接融资的规模和比重,遗憾的是这个文件没有说规模是多少,比重是多少,我听说今年下半年或者是年底要召开第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我相信到时候对金融规模也好、比例也好给一个指标,有5年规划说我们达到30%,10年规划是50%,如果这样的话,我相信过去由于管制供给所造成的制度性、体制性的议价可能就消失了。
前两天创业板的股票跌得很厉害,这显然是过高估值了,我相信会有一个回归,所以讲来讲去,由于我们的金融机构、结构面临相对失衡的局面,带来大家管制的、习惯的高议价就来了,有可能会下跌,这能不能说明2500点左右股票还是占不住,银行股这么便宜了还跌?能不能解释这样一个理由呢?我只能做一个问题提出来,也向大家请教。
这种情况下我们做投资,应该要谨慎,股指期货推出来了,我们为此做了一、两年的准备,大概准备了三件事。
一、交易系统,我们瞄准的是股指期货的期限套利,这是要花点工夫的,当然不是最花工夫的地方,最花工夫的是第一要注册有限合伙,这是很麻烦的事情,没有工商局知道这个怎么办,包括名字怎么起。第二个事情的周折更大了,你的合伙怎么开例证券账户和期货账户,原来的开例里面没有合伙,好在去年年底这个问题已经解决了。关于股指期货的期权套利的模型主要看看它的利用模式,它主要是利用期货和现货的价差,买入低价的,卖出高价的,这个道理非常简单,这里面有一个技术问题,这个问题是你买入现货怎么买,有各种不同的策略,我们是一个笨的办法,也就是照着沪深300的权重,也有用75%的180加上25%的深圳100ETF,应该也是一个合适的现货标准,但是它的问题是偏差、误差会比较大一点。
这个图表我们看一下,我在股指期货第一天的时候做了一个交易,我们按照期货价和现货价的区间,实际上是把区域分成五块,可能是比期货还高,最终市场的发展比期货开仓价高,或者和开仓的期货是一样的,或者是鉴于现货和期货之间,也可能市场的运行是在现货开仓的价格之下的。这五种情况和我们交易之前也做了一些模拟,这是一个简单的示意图,有利于我们大家理解这个事情,如果在这个点位建立套利以后市场上升了怎么办?结果二,如果和这个期货是平盘的怎么样?结果三、结果四、结果五无非想表明市场在套利之后,现货的运行是涨还是跌,到了期货的交割日之后,都会趋于收敛,这个时候价差所带来的空间就是套利空间。
理论上是如此,从我自己实现的交易来说大体上实现了这个目标,为什么是大体上呢?还有很多技术的问题,比如说冲击成本的问题,还有一些停牌,昨天还有10几20支停牌,前天更多。
我们找了一些台湾的数据,我们看到报告人有专题讲到台湾,所以不具体说,包括香港市场的情况,日本市场的情况我们做了一些调研,现在做期限套利已经集中大概10几个机构占到市场大部分份额。沪深300指数期货推出之后,从4月16号到第一个交割日是5月21号,曾经出现过价差比较大的情况,最多有100多点,曾经在5月的4、5、6号出现过收益40%和50%的情况。从6月份开始,价差是趋于稳定的,这也认定了殷总所说的市场是在稳定、健康地运行,我们的体会也是,现在很难遇到不合理的价差。价差是一定存在的,为什么呢?如果市场是上升的,远期合约按道理应该涨得更多一点。6月合约套利的收益已经低于5月合约,大概10-15%左右的套利机会还是存在,或者说存在的次数比较多。
这几组图是4月16号5月合约的,它的价差图可以看到27号曾经出现过很大的价差,这张图是5月4号开盘的时候出现过大概90点的价差。通过股指期货的期限套利,它提供什么价值呢?我讲的是这个结果,这个结果是股指期货推出之后市场下跌了大概20%左右,我们做期限套利,累积了大概4%左右的收益,这个不值得一提,但是我想如果相对于整个市场下跌市值损失上万亿,甚至几万亿,甚至很多基金损失20%左右的话,不仅能够保持实力,还可以有所盈利,我是认可这种模式的,从实际操作来说也可以达到这种目的。
大概是这种情况,给大家做一个汇报,谢谢大家。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