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财经>财经动态>  正文

大宗商品周评:国际商品市场大幅下挫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6/12/2010 17:37:00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6月12日电 (记者陶俊洁、赵晓辉)受美元对欧元升值的影响,国际商品市场本周大幅下挫,周一国内有色、石化产品全部跌停收盘。铜、锌更是整日封住跌停。

近两个月来,有色金属市场持续下跌,国内沪锌跌幅居前。渤商所有关人士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有色金属、化工产品前期涨幅过大,铜、橡胶、PTA等品种均涨至金融危机前的水平,而上涨是由资金推动,不是需求推动的。

金融危机后,各国纷纷放松信贷,导致市场资金泛滥,2009年四季度到2010年一季度,商品市场加速上涨,而同时各商品库存也大幅攀升,贸易商囤货现象明显,这种脱离基本面的上涨也为这轮的暴跌埋下了伏笔。

原油方面,周一受美元指数上涨影响,原油大幅低开,之后美国能源署EIA公布的库存数据显示,美国原油连续第二周下降,中国公布的出口数据也大大超出市场预测,其中中国和东盟贸易量增幅37.4%,显示新兴经济体经济复苏明显。后半周原油反弹幅度扩大,全部收复周一跌幅。

本周宝钢、武钢和鞍钢接连公布了7月价格政策,将主流产品的出厂价下调了300元/吨至1200元/吨不等,如此下调幅度以往并不多见。而此时三大铁矿石生产商又提出涨价要求,高企的铁矿石价格使得钢厂出现亏损,一些民营钢厂开始借机检修以减少产量,部分小钢厂甚至停产。

渤商所有关人士认为,目前国内钢材库存处于历史高位,一些钢厂所谓的减产保价想法难实现。但换一个角度考虑,国内钢厂如能借此机会压低三季度铁矿石价格,当前的钢价下跌未必是坏事,毕竟其他大宗商品如有色金属已经大幅下跌。

煤炭方面,最新数据显示,秦皇岛港煤炭库存为663.30万吨,为连续第六周上涨。高库存使得煤炭价格承压,本周普遍有5元/吨的跌幅,较前两周跌幅收窄。

农产品方面:本周农产品走势出现分化。油脂类、豆类品种跌幅较大,主要原因为阿根廷大豆丰收,马来西亚、印尼棕榈油产量增加明显。受买盘推动,棉花本周大幅反弹基本收复前两周跌幅;小麦、玉米本周价格变化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