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星期日明星时报》5月30日文章,原题:中国的活力折射我们所面临的挑战之大
上海世博会520公顷的会场上设有数百个国家展馆、主题展馆和企业展馆。但最能使游客认识中国,了解其未来走向及如何达到那一步的只有一个展馆:这就是由中国16家发展迅猛的大公司赞助建造的民营企业联合馆。这个建筑传递出清晰的讯息,显示中国公司的全球雄心、成熟和自信。倘若新西兰公司欲充分利用两国关系蓬勃发展所造就的机遇,那么万万不可错失这些讯息。
两年前我们成为与中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首个发达国家,此后双边贸易急剧增长。结果不久前中国超过美国成为我们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向中国出口更多的初级商品,或直接把新西兰的农场卖给中国人,让他们自己耕种。这都很容易办到。但如何与中国公司合作生产高端、具有极高附加值的商品和服务,这样的挑战要艰巨得多,而对于我们来说这方面的潜力也更大。
这绝非易事。首先,中国公司行动速度飞快。例如,德国西门子公司曾打算建造世博展馆。当它刚刚宣布放弃时,复星国际集团创始人郭广昌 即召集15名企业家同行,在原本留给西门子的地盘上展示中国的实力。民营企业馆以象征手法叙述这些企业家的经营之道及他们的创业艰辛。例如,每一个企业家均由一个巨型抽象人物形象为代表,人物摆出象征“力量和平衡”的太极招式。每个雕塑用数千张企业家个人名片搭建而成。该展馆被称为“活力矩阵”,由一个个“细胞”组成,寓意“细胞由弱到强的无限生命力”,后者又象征民营企业之间合作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巨大活力。从展馆的主题曲“生命就像被点燃的烟火,我要用活力迸发灿烂”中,我们也能得到其中蕴含的挑战:即我们如何弥合洋溢着自信的中国人与怕出风头、谨小慎微的新西兰人之间的文化差异。
世博会上的新西兰馆可能有助于此。新西兰馆风格之大胆和视觉冲击力正如中国的民营企业馆,但创意明显是新西兰式的。占据着靠近中国国家馆附近的显要位置,新西兰馆斜顶上布满亚高山带草丛,透过灌木丛,地面上是喷泉和茂盛的桃金娘科常绿树之花,考虑到季节原因,这些从新西兰移植来的花显得有些假。参观新西兰馆令人想起新西兰人城市生活的一天。当游客沿着120米的坡道上行时,可以略知我们如何生活、工作和娱乐,领略我们的文化和秀美山川。
这项努力似乎奏效了。新西兰的不少项目位列世博会十大看点。每天吸引世博会大约10%的游客,这意味着世博会6个月期间将有多达700万人了解新西兰。但愿他们能对新西兰产生好感,出口商从而跟进获益。
世博会的中国民营企业馆和新西兰馆以小见大,说明两国之间可以产生的巨大互利。但显而易见,未来有待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我们的公司必须超越迄今的表现,学着以迅速、自信及雄心勃勃的方式做事。(作者罗德·奥拉姆,汪析译)
(环球时报)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