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评论
港股于周二买盘渺然,沽压降落各行业的股份,由于成交薄弱,恒指轻易下滑268点或1.4%收市。于过去数日表现较强的股份,对沽盘再无招架之力。港股缺乏方向,令入市者感失望。投资者再次聚焦欧美银行的信用可靠性,从银行发行债券的利率较政府债务利率的溢价扩大可见一斑。不过,这只是欧元区内主权债务危机出现之骨牌效应,因银行或须就其有关债务投资作出减值准备。市场未出现新风险,只是投资情绪因神经过敏而有起伏。即使外围股市于近期有所反弹,内地股市仍偏弱,可归因市场一直猜测中央政府迟早会开征房产税,投资者的忧虑仍绕缠于此。
国务院确认其批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交的经济体制改革工作意见,其中的措施包括对物业有关的税制进行改革,此消息引起投资者不安。然而,由于改革需通过之立法程序需时,而即使实际上实施房产税,亦难以单凭征税一招为不断上升的房价降温,楼市过热的问题非一招半式可以解决。长远而言,对持有物业征税方式进行改革应属可取,因此举可简化税务行政管理,并避免重复征税。各省、市政府一直倚赖卖地收入维持其财政开支,房产税将成为稳定收入来源。因此,增加经常性税收将舒缓政府须采取所谓「高地价」政策的压力。在家庭收入及消费物价上升的环境下,我们认为地产股将继续提供具吸引力的投资机会。
另一方面,成品油的价格改革于内地继续行之有效。鉴于原油价格下跌,发改委根据22日内基准原油价格变动4%的定价机制,宣布由周二起将成品油产品的价格下调约3%。同时,为修正天然气定价过低的问题,发改委亦决定将天然气价格上调25%,同时在周二起生效。天然气的基准价提高至每立方米人民币1.155元后,仍较液化石油气的可比较价格低约七成;液化石油气乃家庭消费者除天然气外普遍使用之气体燃料。有关天然气的价格改革应表示其价格将可获大幅调升,而由于内地倚重进口满足对天然气之需求,价格上调压力似乎无可避免。根据发改委的资料,天然气进口量将由2009年的90亿立方米及2008年的30亿立方米增加至本年度的150亿立方米。主要从事内地燃气供应业务的股份包括中国燃气(0384.HK, $3.74)、中油燃气(0603.HK, $0.93)及昆仑能源(0135.HK, $10.28);该等公司或由中石油(0857.HK, $8.40,买入)直接拥有,或是在城市气体项目中是合作伙伴。
投资建议
美国第二大公共退休基金(加州州立教师退休体制)准备开始投资于商品,此消息或预示机构投资者在寻求抗通胀投资方面的兴趣将转趋积极,尽管商品投资的短期波动风险较大。大量机构投资涌入,或会导致商品价格被抬升。此退休基金管理的资产规模达1,385亿美元,而对商品投资亦有浓厚兴趣的中投公司所管理资产更达3,000亿美元,对商品投资有兴趣的资金将不少,石油及原材料股份应是长线投资组合的核心成份。
分析员:麦德光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