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财经>财经动态>  正文

刘奇葆感恩台湾行背后 招商台资成渝再交火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5/29/2010 15:58:00   来源:中国经营报

浩浩荡荡800人的经贸代表团,13.2亿美元的采购大单,5月23日~28日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的宝岛台湾行,可谓阵容庞大,出手大方。

但在近来频繁的内地各省市区高层领导领衔的经贸代表团台湾行之中,这一次注定有些不同。在两年前的“5·12大地震”中,台湾各界给四川灾区送去的救灾资金累计高达13.2亿元人民币,四川人对此一直心存感激。

除了感恩之外,刘奇葆还不忘对台湾企业家们说,你们可以放心大胆地到四川来。

13.2亿美元订单的感恩之行

“最漂亮是民居,最安全是学校,最现代是医院,最美丽是百姓。”这是四川经贸代表团努力向台湾百姓展示的劫后重生的灾区新貌。

此次“感恩之行”,四川经贸代表团自刘奇葆以下,还包括常务副省长魏宏、成都市委书记李春城、省政府秘书长陈光志等3位省委常委,以及成都、绵阳、德阳、广元、阿坝、雅安等6个地震重灾市(州)主要负责人,以至于台湾媒体称为“是近2年来大陆各省率团来台访问层级最高者”。

随团赴台的53家四川企业,采购了农食品、机器设备、资通讯产品、纤维面料、化工产品及建材等总计13.2亿美元台湾产品。不知是有意安排还是一种巧合,台湾救助四川灾区13.2亿元的人民币资金,今天四川人换成同样数额的美元当做“回礼”。

这53家四川企业还与台湾企业一共进行了240场次的贸易洽谈会。四川科伦药业集团公司已与台湾企业李长荣化学公司合作多年,每年对台采购金额超过人民币5亿元,此次来台一次性采购金额即达8000万美元。

这家国内输液行业龙头企业的董事长刘革新希望,能加强与台商合作拓展市场,开发新产品。该公司5月21日刚刚进行了登陆A股的路演,此行也获得同行台企格外的关注。

作为四川经贸代表团台柱的四川长虹(600839.SH),与台湾友达光电与新奇美两大面板厂签下了高达8亿元美元的订单,分别采购700万片和250万片液晶面板。长虹电子去年即参加赴台面板采购团,对台采购LCD面板、电源、连接器及IC的金额已累计至人民币10亿元以上。

长虹总经理徐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已委托友达生产电视机整机,未来不排除委托知名台企鸿海代工电视的可能。

川台两地寻求产业互补

台资企业成规模地进入四川投资,已近20个年头。

1992年春,首批台商入川考察并提出在当地建设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园,如今该园区已建成面积达25平方公里(规划控制面积45平方公里),是西部唯一的国家级面对台商投资的工业园区。这次四川经贸代表团也把它“带到”了台湾。

据介绍,截至目前为止,该园区共引进项目近600个,其中世界500强企业4家,国内知名品牌企业20家,投资上亿元企业逾百家。电子机械、现代食品加工、生物医药及印务包装四大主导产业工业,总产值占园区的79%

台湾统一集团就是该园区引进的第一批7家台资企业之一。其属下顶益企业西南公关部负责人杨洁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如今他们的“康师傅水”已经开始出厂了,方便面也会在今年七八月份正式生产。

园区所在的成都西郊温江区一位官员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尽管入园企业并非清一色的台资,但依托国家给予园区的优惠政策,园区发展迅猛,将成为承接台资企业向西部转移的重要载体。

这位官员说,该园区远期目标是在2020年建成全国一流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西部最具竞争力的现代轻工业基地和西部台商投资聚集区,预计实现产值1000亿元。

在成都市西南郊的新津县工业园内,2006年8月经国家农业部、国台办批准设立了台湾农民创业园。该园区规划面积约3平方公里,是西部首个、国内第4个(全国共15个)台湾农民创业园,其定位是海峡两岸农业交流的重要平台和载体。

“这两大园区设置,是统筹考虑了四川和台湾两地产业互补的现状。”四川社科院宏观经济与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盛毅分析说。他认为,从此次四川经贸代表团赴台湾采购产品的清单看,完全是四川产业发展的短板,如电视产业的上游液晶面板、机械及医用聚丙烯等。

盛毅相信,通过不断做大上述两个园区,四川与台湾可以在电子信息、化工(尤其是产业链上游)、农业(尤其是观光农业)、研发技术(尤其是IT产业)及旅游业等方面密切合作。

“四川,无疑是台资企业向西部转移的最佳落脚点。”盛毅断言。

成渝竞合大打台资牌

在刘奇葆6天的宝岛行中,引人瞩目的一站,是5月26日晚与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在日月潭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近日因麻烦缠身的郭台铭,早上刚与四川经贸代表团共进早餐,随即飞往深圳召开“富士康事件”新闻发布会,当晚又风尘仆仆地从深圳赶回日月潭出席签约晚宴,宣布鸿海将加速西进设厂,“让年轻员工能够回家乡工作,感受家的温暖”。

去年10月,郭台铭在第十届西部国际博览会上与成都市政府签署了总额达10亿美元的巨额投资协议,在此之前的8月份,郭已在重庆联手惠普投资10亿美元建立富士康重庆产业基地。

在台湾期间,刘奇葆还考察了台积电等台湾IT企业巨头,而后者是重庆着力面对台资打造的西永微电子产业园的主力客户之一。成渝之间由来已久的微妙竞争,不经意间延伸到海峡对岸来了。

目前,已有日月光、信顶、英达集团、茂德科技等知名台资IT企业落户西永微电子产业园,加上重庆拥有国内首个内陆保税港区,近两年重庆承接台资等外来产业转移的力度之大、动作之猛,让四川自愧不如。

一些台资企业负责人也承认,对于出口加工型企业来说,重庆两路寸滩航空和水港“一区双核”保税港区,可为企业提供更便宜便捷的物流服务,因此,他们更愿意将总部放在重庆,而将部分加工业务放到成都。如前述顶益企业的西南总部便设在重庆。

5月上旬,就在四川高层紧张筹备台湾“感恩之行”时,重庆放出一颗“重磅炸弹”,“两江新区”规划方案获国务院批复,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5月10日,薄熙来到四川考察,曾对刘奇葆等四川高层官员表示,四川可以利用重庆的开放环境,加强川渝合作共同发展。在四川官方和民间看来,薄的这番表态,反而显示在川渝长期的竞争中,重庆至少在获得国家政策支持层面,已领先一步。

但由于台资入川时间长,据四川省官方统计,到目前为止,该省共有台资企业1452家,项目总金额超过45亿元,实际利用台资近34亿元,台商投资总量仍高于重庆,位居中西部之首。

早在今年3月,四川省委副书记李崇禧在成都会见亚洲最大果蔬汁饮料生产商台湾佳美集团董事长游昭明时便公开“安抚”台资企业,四川将在融资、政策、科技等方面加大对其支持力度,大力促进在川台资企业做大做强。

“四川要充分利用川渝合作的空间,既与重庆进行竞争,又尽可能依托重庆的政策和区位、物流优势,”盛毅说,“如今四川进一步借助包括台资在内的外来投资,补足产业短板,应该说是战略性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