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财经>财经动态>  正文

哈继铭:今年加息概率不大 地产调控难加码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5/29/2010 15:15:00   来源:腾讯财经

2010年5月29日,中国证券业协会主办的“论势 论智 论道”投资者教育论坛在北京举行,腾讯财经作为唯一合作网络媒体对论坛进行全程视频图文直播。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博士在论坛做主题发言时表示,一般加息都是在升值之前,升值如果推迟的话加息也会下来一点,通货膨胀就往下走。可能美国、日本进入零通胀,我们国家单独出现通胀情况很小,今年加息的利率希望也不大。抑制房地产需求的政策也很难进一步加码,不排除有新的政策出来。

以下是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博士的部分演讲实录:

债务危机对我们的影响。现在大家谈得比较多的就是这个议题,前几天中美战略对话,原来大家以为会谈很多人民币方面,但是谈得最多的是欧洲债务危机,以及可能对全球产生的影响。这个问题我在中美战略对话第二天和几位专家一起和伯南克以及奥巴马的经济顾问在午餐时进行了交流,我问伯南克说你对欧洲债务问题怎么看?其实他们来之前媒体就报道了,包括没有财长盖特纳说问题不大,不至于引起全球问题。我觉得作为这么大国家的财政部长也只能这么说了,他不可能说“完了,大家都完了”,另外我觉得他带有忽悠性质,盖特纳对媒体这样说完全可以理解,但是私下你问伯南克,这个老头还是比较正直的人,他是一位学者教授,他说有两种情形,我就关注第二种情形,前一种情形和盖特纳说的一样。就是那些国家要大量削减开支,可能在过程当中内需明显萎缩,希腊以外的国家可能会遭遇到国际评级机构的降级,说的真对昨天西班牙降级了,这样可能会导致欧元区内部以及欧元持续性的贬值,这些对于全球经济会带来不利的影响。其实我是把这些问题想好之后才问他的,我把我的观点告诉他,我说欧元贬值不仅影响中国,还会影响美国,为什么会影响美国呢?

我们最近在公司里坐在一起分析一下,中国产品和欧洲产品和美国产品以及日本产品基本上不具有很大的竞争性,我们生产的东西附加值还是比较低的,以生活日用品为主,但是你们三个国家不一样,你们那么有波音,他有空客,日本有丰田德国有奔驰,这种影响是实质性的影响,别看希腊这个国家小,在欧元区只占2%,但是这颗老鼠屎可以坏一锅粥,可以把欧元拽下去,就会使得98%的欧元经济从中获益,经济学当中有一个词叫“荷兰病”,我跟伯南克说这是一个反向“荷兰病”,“荷兰病”是什么呢?荷兰以前发现了油,然后外汇储备升值,除了油其他行业都不能出口,别的行业就受到打击,也就是说某一行业蓬勃发展抑制了其他行业的出口潜力。希腊这个问题正好是“荷兰病”的反面,希腊小但是把欧元拽下去,德国出口奔驰都便宜了,这个影响对于发达国家是很明显的。

当然伯南克说我们国家对于出口的依存度不是很高,这是对的,但是问题是他正像通过出口来拉动经济,奥巴马想通过五年内把出口翻一番,接下来消费、投资经过财政刺激完之后也会增速放缓。这么一来影响我国出口的因素又多了一个,刚才有三个因素:汇率、勒紧裤腰带、金融层面的,第四个影响就是会打击日本和美国的出口,那的经济受到影响之后另外两大贸易伙伴美国和日本买我们的东西都会感到吃力,这是需要我们关注的。

除了希腊之外其他国家好不到哪去,葡萄牙对外债务比希腊都高,占GDP96%,希腊占73.5%,一般一个国家发生债务危机是欠外债,像日本那么多的债务,基本都是内债所以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至少现在还没有。意大利也是,债务很高占GDP105%,但是外债只占23%,而希腊是73.5%。葡萄牙外债很高,如果国外的投资者不放过他,评级机构趁机降一降就不好说发生什么问题,但是风险很明显是比较大的。欧元区既然有这几个害群之马为什么不把他们踢出去,踢出去欧元不就健康了。但问题是债权人是谁?债权人也是欧元区里面的人,也是欧元区里面的国家,尤其是法国、德国,手里拿了很多欧洲五国的债务,跑了和尚跑不了庙,踢出去也没有用,那就破罐子破摔了我就不还了,所以你想甩甩不掉。交叉债务的持有,持有葡萄牙债务最多的就是西班牙,西班牙自己也好不到哪去。

为什么欧洲国家美国产品有很强的替代性,这几年来欧盟占全球出口份额在上升,但是是以美国份额下降为代价的,而这几年也正是美元兑欧元贬值的情况,这也预示着未来欧元的贬值会进一步使得欧盟出口占比上升,美国出口占比下降。至于政策展望,这是我自己瞎想的,基于刚才这些分析得出判断,我觉得人民币升值有可能会推迟。原先我的判断是二季度可能会兑美元升值,现在我觉得会推迟一些。一般加息都是在升值之前,升值如果推迟的话加息也会下来一点,通货膨胀就往下走。可能美国、日本进入零通胀,我们国家单独出现通胀情况很小,今年加息的利率希望也不大。

抑制房地产需求的政策也很难进一步加码,不排除有新的政策出来,但是我们看到新的政策得分析力量有多大,过两天某个城市出了个消费税、物业税,你也看看税负有多重,如果买一千万房子的每年让他交五千块钱税,无非就是少喝两瓶进口葡萄酒,这并不是很大的税负,反而政策呼吁半天出来那么弱,根本起不了太大的作用,这是三个比较重要的宏观方面的政策。但是我觉得中国房地产泡沫还是需要治理的,而治理的方式更重要的是通过第一资金疏导,第二增加供给。因为你不让中国老百姓买房子他买什么呢?除了把钱放在银行里或者买点股票没有东西可买,关键要创建更多投资的机会,要让民间的资金有更多的领域可以去投,甚至可以投到境外,如果将来资本市场可以开放,通过ETF产品渠道使得中国老百姓和股民能够买到在香港上市的股票,或者有纯国外的公司到国内来上市,这样的话我们的资金压力就得以释放,可以有更多的投资产品来选择,不是说有了钱非得买房子。

另外就是增长房子的供给,供给上来之后自然而然价格就不应该像过去涨那么快,廉租房、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依然是非常重要的,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今年的决心很大,要造300万套保障性住房,雄心很大,有没有钱能不能实现?我们最近算了一笔帐,棚户区280万,保障性住房300万,我们算了资金,因为政府造房子土地是不要钱的,需要3500亿人民币能搞定。今年政府有没有那么多钱?我觉得钱是不成问题的,去年中国政府拨了608亿没有花掉,总理在“两会”报告里谈到了,正常的保障金也是有的,加上地方政府手里的钱今年不下6000亿用来进行廉租房和保障性住房的建设。